□本報記者 齊軍 孫宏弢
車輛超限超載嚴重損壞道路,長期困擾運輸市場。業內人士比喻,我省持續一年的超限超載路面檢查“就像一場拉鋸戰”,檢查緊超限減少,檢查一松就反彈,難以治本。對此,礦產資源豐富、地處魯南交通樞紐的棗莊市,探索源頭治理的辦法,在大宗貨源裝運現場設立管理機構,
在裝車環節就開始嚴格控制起超限超載。此辦法運轉8個多月,贏得廠礦企業、運輸業戶和社會各界“三滿意”。
“四個環節就是四個關口”
棗莊從源頭治理超限超載,以交通部門在廠礦設立“駐礦(廠)辦”、交通運管人員現場管理為標志。
7月22日,滕州市王晁煤礦。礦外,等待裝煤的大貨車排成長龍;礦內,交通部門3名駐礦辦運管人員一遍遍重復著“裝運現場源頭管理流程”:調度車輛→進礦裝載→過磅稱重→登記放行。
“四個環節就是四個關口”。駐礦辦主任徐正軍解釋,“一是運輸資質關,凡私自改裝、‘大噸小標’車輛及‘黑車’,一律擋在礦外;二是裝貨關,我們按照國家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監督車輛裝載;三是過磅關,我們與礦上的司磅員配合,對裝完煤的貨車逐一過磅,凡超限超載的立即卸貨;四是出礦關,通過以上三關的車輛,駕駛員憑貨物運輸手續在駐礦辦換發《運輸憑證》后放行,沒有憑證的嚴禁出廠!
徐正軍告訴記者,實施源頭管理之初,有的駕駛員懷有僥幸心理,仍強裝多裝,在過磅時被強制就地卸載,最多的一輛車卸載了8次。
省交通廳副廳長高洪濤認為,棗莊嚴把裝貨關口,就等于抓住了貨運市場秩序正本清源的源頭。
截至目前,棗莊交通部門在全市10萬噸以上的貨源點都設立駐礦(廠、站)辦,共80個,每個機構派駐現場管理人員2—3人。累計查扣無牌無證貨車785輛,拆除擅自加高欄板車568輛,卸載貨物3000余噸。
通過服務規范經營行為
據了解,計劃經濟時期交通部門曾在廠礦設立過管理機構,以后隨著貨運市場的放開而撤銷。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新駐礦(廠)辦怎樣有效履行監管職能?棗莊市交通局局長牛佳棠坦言:過去,駐礦辦管理是限制,壓抑各方發展運輸的積極性;現在是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通過服務規范各方經營行為。
王晁煤礦銷售科長賀成友過去有三件“頭疼事”:裝煤現場搶裝搶運,秩序混亂;“貨霸”壟斷經營,協調運價難;運力不穩,有時急需運煤卻運不出去。實施源頭管理后,駐礦辦運管人員在貨場旁站監管,車輛聽從調度有序裝運。在駐礦辦協調下,級索鎮交管所與運輸業戶、王晁煤礦與運輸業戶分別簽訂協議,主要內容是按時運輸、不超限超載,F在,有100輛貨車與王晁煤礦簽訂常年運輸協議,日運煤炭2000噸左右。
許多司機反映,過去進礦門擠,裝貨擠,過磅擠,到港口擠,“打架是家常便飯”。現在,駐礦(廠)辦把與廠礦簽訂協議車輛組織起來,一般每10輛車為一個組,每輛車編上序號,輪到誰誰來運,壟斷經營、欺行霸市沒了市場,合法經營得到保護。業戶介紹,過去從薛城運焦炭到淮安,一趟要跑十二三個小時,現在只要七八個小時就能到,每噸運費由原來的100元左右上升到160元。棗莊還將聯動機制引入源頭管理,運輸業戶持駐礦(廠)辦出具的《運輸憑證》,交通稽查在路面檢查時予以放行,公安部門簡化檢查手續,優先放行。
駐礦(廠)辦向貨主免費提供代結運費服務,并承諾貨主將運費在運輸前繳齊,運輸途中一旦出現摻雜使假,駐礦(廠)辦負責。
一個司機的四筆賬
“不超載能賺錢”,是廣大運輸業戶的愿望。棗莊源頭管理是否解決了“不超載不賺錢”的難題,運輸業戶最有發言權。
滕州市級索鎮前王晁村的孟慶茂,他給記者仔細算了四筆賬:第一,原來4天運一趟,現在一兩天一趟,活多了。第二,運價提高了,毛利沒有降。7月20日,他運26噸煤從王晁煤礦到微山縣留莊港,每噸運費12.5元,比過去提高2元,扣去各項規費和成本,獲取毛利50元左右。他說:“以前裝超載很平常,可罰完款卸完載,跟正常運輸掙的差不多,運焦炭每卸載一次一噸損失60多塊。”第三,1000元的一對線胎,過去跑兩三個月就爆胎,現在能用一年。第四,過去找貨主結算運費難,他至今還有900多元運費成了死賬,“條子都撕了”;現在,憑《運輸憑證》每月28日統一結算運費,“省心多了”。
孟慶茂希望,源頭管理從棗莊一市擴展到全省,全省統一《運輸憑證》發放,統一路面檢查標準,守法業戶憑一個證就可通行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