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爽
近兩年,臺灣地區對山東的投資呈現出強勁增長趨勢。省臺辦巡視員徐寶琪說,臺資已經成為我省僅次于韓資和港資之外的第三大外來投資。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實際利用臺資71億美元。8月31日—9月2日,記者借第11屆魯臺經貿洽談會之機,采訪了一些臺灣人士。
原料便宜電力充足
在山東蓬萊投資設廠的冠軍建材集團董事長林榮德先生,還是昆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榮德投資大陸的第一站是選在昆山,2004年4月,他拿出5000萬美元,把“樣板廠”建在了蓬萊。
9月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來到山東,是因為和江蘇相比,山東原料便宜,電力充足。我雖然是做陶瓷產品,但我一直都考慮在這個傳統行業做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來。當我打算在蓬萊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投資時,就下定決心,我要建陶瓷行業的綠色工廠,生產最好的產品。”這個念頭一動,讓林榮德其他相同規模的陶瓷工廠,多花了四倍的價錢。
林榮德笑說:“多出的錢主要是花在了技術、環保方面,但我覺得非常值。”徐寶琪曾到過林榮德投資的信益陶瓷(蓬萊)有限公司,他說“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生產瓷磚的工廠。我在偌大的工廠里逛上一圈,黑皮鞋上一點灰都沒有。機械手、電動車隨處可見,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林榮德告訴記者,現在這家工廠已成為陶瓷行業“綠色工廠”的樣板,每天都有許多人前來參觀。企業正在和美國方面合作,在蓬萊設立研發中心。到今年底,公司銷售收入預計達到7億元人民幣。
平時,林榮德一有空閑,就組織昆山的臺商來山東考察訪問,鼓勵他們在這里投資興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只要讓他賺了錢,他就會是最好的推銷員。”
市場潛力很大
大成企業集團是臺灣一家頗具實力的食品企業,據說臺灣每兩個雞蛋中就有一個出自大成。在最新一期《商業周刊》對兩岸三地食品企業的排名中,大成位列第六。
記者8月31日采訪大成集團副董事長韓家宸時,他對記者說:“剛飛來就直奔安丘談項目了,當場就拍了板,現在留下總經理在那里談一些具體事宜。”
韓家宸說,大成從1990年開始在大陸發展,形成了以遼寧為中心的投資圈,總投資已超過1億美元。“大成在臺灣發展50年,營業額才相當于50億元人民幣;在大陸才發展15年,營業額就達到這一數字。大陸市場的增長性太好了,要遠遠大于東南亞。”
記者了解到,大成一直遵循一種“鏈條式”投資的模式。韓家宸稱其為“從頭做到尾”,一般都是從飼料起步,然后是養雞基地、肉雞加工、熟食深加工。現已有10個飼料廠、4個雞飼養基地、4條全自動肉雞加工生產線、3個熟食肉品深加工廠,產品主要在大陸銷售。現在,僅對肯德基的供應,大成就占到大陸三成份額。
記者了解到,大成集團今年的投資策略有所變化,逐漸從以東北為中心轉向以華北為中心。韓家宸明確表示,第一站就是山東。因為這里不但原料豐富,而且市場潛力很大。
第三產業有待加強
工業總會是臺灣層級最高的工業團體,下轄生產廠商92000家,其中約3萬家已在大陸投資,投資金額超過200億美元。
9月2日,記者采訪工業總會秘書長汪雅康,剛聊上沒兩句,記者就發現他對山東的情況了如指掌。
汪雅康說:“臺灣企業和行業協會、公會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有及時向會員提供資訊的義務。現在臺資有北上趨勢,山東是首選地區之一。我們自然要知己知彼。”
汪雅康針對我省產業結構闡述了一番見解。他說,目前山東一、二、三產業所占GDP的比重分別約是12%、56%、38%,但從先進國家的發展規律看,比較適合的比例應是6%、30%和65%。所以說,山東的第三產業有待加強,特別是應盡快提升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層次和水平。現在山東提出建設半島制造業基地,承接制造業轉移方面也具備很大的競爭優勢,這將對“三產”、尤其是知識型現代服務業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現代服務業跟不上,制造業的優勢便會削弱。
汪雅康說,其實臺灣當年也有過這樣一個階段,制造業最高比例曾達到48%,經過多年的調整,現在降至26%,服務業比例升為68%。臺灣是“過來人”,兩岸雙方在服務業的合作空間十分廣闊。“有中國大陸的資源加上中國臺灣的經驗,實在沒有不成功的理由。”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