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白色垃圾大家一起來
本報發起倡議:從點滴小事做起,倡導市民購物時使用布袋子
昨日,早報刊發的《禁用一次性餐具,島城確定時間表》的消息引起島城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昨日探訪發現
,“白色垃圾”依舊威脅著市民的居住環境。早報今日向讀者發出“拒絕白色垃圾”的倡議,希望市民能從點滴小事做起,拒絕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塑料袋隨處可見
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從火車站走到郯城路,短短百余米距離就看到七八個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它們或在馬路上隨風“翻飛”,或躺在草坪上、掛在草叢中,或躲在自動售貨機后面。記者進入第六海水浴場,走兩步就會發現白色垃圾的蹤跡,有的被壓在救生圈下,有的被“踩”在休閑椅下。另外,還有些塑料袋被風吹到海里,隨浪涌上退下。記者在櫸林山半山坡看到,一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隱藏在爛樹枝底下,另外一些則掛在樹梢上隨風飛舞。
白色垃圾危害大
據環保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屬于不可降解制品,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進入土壤里,會改變土壤的特質,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廢棄在地面和水上的廢塑料袋,容易被魚、馬、牛、羊等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動物腸胃里消化不了,導致動物腸胃肌體損傷和死亡。
早報倡議“說不”
家住太平路39號的市民胡女士說,她平時在路上看到塑料袋都隨手撿起來,丟進垃圾箱里,居民盛垃圾的袋子也最好使用可降解的袋子,比如她家就用超市里的可降解袋子裝垃圾。家住瑞昌路的高女士則表示,今后她到商場買菜要拿布袋子,不再使用不降解的塑料袋。
2006年1月30日,將是一次性塑料餐具或不符合規定的塑料包裝袋的大限,逾期生產、銷售、使用者都將受到處罰。早報今起發起倡議,希望市民能加入拒絕白色污染的行列,共同保護身邊的環境。
如果您有好的點子和想法請撥打早報服務熱線82881515。記者王磊江于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