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8月27日在南通舉行的“宏觀調控下的江蘇地產”論壇中坦言,國家關于房地產業的一系列新政出臺后,盡管部分地區商品房銷售出現價格波動,銷售量大幅減少,但我國房地產業中長期看好不會改變,未來市場房價不會下降。
由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和省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聯合
主辦此次“宏觀調控下的江蘇地產暨中國地產精瑞(江蘇)論壇”,吸引了省內近百家房地產企業和來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業內專家。大家共同分析解讀國家有關房地產市場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共商如何趨利避害,推動江蘇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王玨林在論壇上指出,自去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城市房價過高,房價增長過快已成為社會熱點。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市場不規范,監督不到位,保障不完善。“不穩定房價,國家利益沒有保障,群眾利益無法保障,企業利益難以保障。而穩定房價的關鍵在地方政府。”
據了解,我國房地產新政3個月來,治理效果已初步顯現,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二季度,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了8.0%,與一季度9.8%的漲幅相比,回落了1.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房地產投資增幅回落、投機行為得到遏制。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
6月份北京、浙江、上海的商品住房新開工面積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其中,北京的負增長率高達31.7%。另外,來自各地區交易所的信息顯示,新政實施以來,各地退房比例大大增加,僅成都的退房數就超過200套。
在談到目前大家普遍關心的房價問題時,王玨林坦言,房價問題是一個永無休止的論題,而單純依靠行政方式解決房價是不行的,依靠大量提供土地來平息高房價也是行不通的,房價要按照市場規律辦。目前華東部分地區房價出現下浮是正常現象,這說明調控政策已產生效果。對于目前土地拍賣出現的不景氣,房地產銷售量大幅減少現象,他認為這是開發商對于國家出臺的有關調控政策理解不夠而觀望,而消費者也同樣處于等待的觀望狀態。“這種等待不會太久,房地產企業拿到土地會不開發?房地產企業不拿土地又靠什么發展?”他提醒江蘇房地產企業,目前是拿土地的最好時機。
展望房地產業的發展前景,王玨林認為,房地產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地位不會改變。“我國房地產市場經過推進、培育、發展三個階段,正在走向成熟。目前,利用貸款優惠政策杠桿來調控、保障房市比較有效。對于國家已經出臺的政策,效果需要進一步檢驗,近期國家不會出臺新的調控政策。”
“經濟適用房難以滿足需求,目前應調整住房結構,滿足不同需求。困難人群的住房保障應定位于住房困難戶的過渡保障,解決其基本住房問題,要改善住房條件則不能依靠政府,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善,通過市場手段來解決。”分析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他認為,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而隨著城市化的進展,老百姓對改善住房的需求會進一步激發,所以市場房價不會下降,我國房地產業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