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道,專家實測發現,目前還沒有任何產品能節油,市售節油產品的宣傳屬于虛假宣傳。
&n
bsp; “從1986年開始,經我們試驗室進行測試的節油產品過百種,但還沒有發現一種產品真有節油的效果,一個都沒有。”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燃燒與排放控制組的莊人雋教授語帶無奈地說。現有的有些所謂的節油產品其實并不能直接達到節油的效果,這一點也得到了多方專家的認同。在嚴謹的科學試驗結果面前,那些打著節油旗號的產品原形畢露,而動輒“使用本產品可節油15%~30%”的宣傳口號則顯得那么幼稚可笑。
節油理論效果最高3%
“節油15%~30%?這絕對是無稽之談!”某汽車節能研究單位長年從事汽車排放節能試驗的高博士激動地說。多位汽車技術行業的專家幾乎一致地認為,現在普遍應用的電噴車其燃燒效率可達到近98%,留下的節油空間僅在2%~3%左右。
高博士表示,從汽車的熱能動力角度分析,10%的節油率是不可能實現的。在他主持過的20多種節油器械的工況試驗結果來看,在汽油霧化率低的化油器汽車上有可能產生節油的效果,而在電噴車身上節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甚至在試驗中,由于使用了附加的所謂“節油器”設備,不僅沒節油,反而增加了汽車的油耗。
北京汽車行業協會專家牛斌琪介紹,在汽車技術行業如果長年的研發能帶來3%左右的節油效果,就可以算是非常顯著的研究成果了,就算能降低3%的油耗,對實際生活中的消費者來說也不太明顯。而且生產廠家已經在盡量省油,但又不能影響加速動力性,這種情況下的汽車產品在節油和動力方面的效果已經達到了最佳配置比。
凈化尾氣不等于節油
針對目前市場上熱銷的一些添加劑型的節油產品,專家們表示要認清節油概念,不要被商家的宣傳所誤導。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很多節油添加劑屬于汽油清凈劑產品,商家往往宣稱可以清潔油路、提高尾氣排放標準,記者在汽配城采訪中就遇到有商戶得意地吹噓“驗車前加三瓶,尾氣絕對達標!”而話鋒一轉便大肆鼓吹其“神奇的”節油功效。
清華大學莊教授認為,在使用這種產品的同時,汽車的狀態往往已經不正常了,已經比正常狀態費油了,“在已經費油的情況下產生的改善效果是一種修復效果,并不能稱為節油效果。”
有些添加劑能改變燃油的密度,但電噴車控制的空氣和燃料的空燃比是按照質量比來計算的,一般1公斤汽油比14.7升空氣。密度變小,同樣體積的燃油質量就小了,需要更多容積的油來補充缺少的質量。車主現在購買汽油是按照體積來計算價格的,這樣一來消費者反而需要使用更多的燃油。
專家建議謹慎使用
汽車技術專業人士表示,汽車廠家如果有好的省油辦法,肯定會直接運用在汽車技術上,節油車肯定是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因此如果要使用額外加裝的節油設備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