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處以“全民健康教育工程”為名推銷“血脂康片”的吳某等人時,工商人
員發現騙人“示范稿”
■劇本
A:您好,請問劉阿姨在家嗎?B:我就是,有什么事嗎?
A:我是健康教育工程辦公室的護士,我姓張,我是通知您參加我們的體檢。
B:什么體檢?我不知道這回事。
A:是這樣,阿姨,前幾天我們在小區普查時,給您登記了健康教育申請表。我們從每個小區里抽了30個家庭進行體檢,您很幸運地被抽中了,上級安排我來通知您,這次體檢由政府出資,您完全免費。
B:是這樣啊,什么時候,在哪體檢。
A:明天早上7點,在××酒店,阿姨你確定能來吧?如果來不了,我們得把您的名額讓給下一位,我好通知人家。B:我明天一定去。
這是一個精心編排的劇本,名字叫“全民健康教育工程”,劇中角色A是“血脂康片”的推銷員,角色B是即將落入“迷魂陣”的老年市民。當然這只是全部劇本的一段截選,如果你接到體檢電話后的回答是“不”,那么另一個劇本就派上用場了……
丟換完衣服證據飛了
前日,早報報道了吳某等人以進行健康講座的方式,在哈爾濱路一酒店向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消息后,昨天上午,工商人員告訴記者,前天上午他們在現場進行檢查時,扮護士的女青年以換衣服為名,讓工商人員暫時回避。當這些假護士換完衣服走出單間時,工商人員卻怎么也找不到裝有資料的文件夾了。
工商人員在單間四處尋找,終于發現文件夾已被人丟到窗外去了。昨天上午,工商人員仔細查看這些資料,發現吳某虛構了“全民健康教育工程”的名稱,以幫老年人免費查體為名,推銷他賣的降血脂產品。資料還有一些小紙片,上面記錄王某、矯某、夏某3位在心腦血管方面的醫學專家資料,但經調查,經營者吳某提供不出這些專家的聯系方式。
更令工商人員驚訝地是,他們在資料里找到1份“電話預約示范稿”,這份示范稿專門教推銷員如果將老年人“請”到假醫學教授授課的健康講座上。
哄“示范稿”騙你不商量
記者昨天看到這份“電話預約示范稿”,發現它像劇本一樣,將推銷員和顧客分為A、B兩個角色,然后按電話對話方式,詳細寫好推銷員在打電話時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如對方記不得自己、或者不相信有免費體檢時,推銷員如何應答才能將對方說動。
記者從這份預約示范稿中發現,該稿中慌稱市政府要求老年保健協會負責,普查本市老年人的健康情況,重點摸清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推銷員會在電話中稱對方幸運獲得免費體檢和聽取講座的資格,將老年人騙來聽課。“負責講課的確實不是教授,課程是從網上下載的。”經營者吳某說。另據工商人員調查,“血脂康片”的推銷員為避免老年人在接電話時起疑心,在預約時會強調聽課不需要帶錢,但到了現場,經過假冒醫務人員的“龐教授”等人“講課”,不少老年人在現場以“會員”身份填寫訂貨單,然后拿著單子到指定地點購買保健品。昨日,虛構“全民健康教育工程”的吳某被叫到四方工商分局接受調查。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希望老年人在接到類似電話時千萬不要上當。”工商人員說。段海鷹閻曉龍為您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