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自2003年中國把婚前健康檢查由強制改為自愿以來,全國各地婚檢率普遍下降的情況引發了諸多爭議。許多人擔心,婚檢率的降低會對下一代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對此,中國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8月31日在北京透露,中國有可能重新設定婚檢制度(早報昨日曾作報道)。 &nbs
p;其實,關于婚檢是該自愿還是強制,始終是爭論不休,爭論的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方認為取消強制婚檢不利于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其依據是取消婚檢后,自愿婚檢率急劇下滑,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率上升等。而另一方認為,強制婚檢是公權對私權的侵犯,政府強制婚檢是侵犯人權。目前毫不客氣地說:對于婚檢,政府已陷入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中也不是的尷尬境地。今天衛生部“痛定思痛”,希望通過“吃回頭草”來提高婚檢率。 “婚檢”的朝令夕改,降低了法律的權威性與穩定性,也折射出我國立法程序上的一個缺陷。比如從目前有些法規與政策的出臺實踐看,大多由政府部門起草,人大常委會審議法規要等政府報來,“等米下鍋”往往造成常委會倉促審議,使有些重要問題研究不透,難成“優質產品”;還如具體立法程序中“閉門立法”,在立法程序上沒有充分體現民意等。 對于婚檢制度,這次我國是否“重新設計”,筆者認為并不重要,只要法律法規的出臺符合民意,有利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即使走幾次彎路也未嘗不可。但希望這次能更多地引入公眾參與機制,革除立法程序中的一切弊端,提高立法質量,確保法律法規的權威性與穩定性。惠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