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仲裁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仲裁法》實施不到6個月,青島就組建了仲裁委員會,在全國較早實現了新舊仲裁制度的交替。
新的仲裁制度已整整走過了10個年頭,與之相伴,我市仲裁事業也得到了長
足發展。青島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的數量由1996年的80余件增長到目前每年700余件,年均增長30%以上;仲裁糾紛的范圍不斷擴大,涉及四十多個種類;仲裁案件涉及日、俄、韓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案件辦理質量穩步提高,社會認知度不斷提升。幾年來,青島仲裁委一直保持“全省先進仲裁委”和“山東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等榮譽稱號。今年7月,他們正式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仲裁機構。
仲裁在青島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顯現,仲裁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共同推進仲裁事業。這些年,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對青島仲裁事業的發展十分關心,他們多次做出批示并深入仲裁機構檢查指導工作。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還專門為《青島仲裁文化手冊》作序,提出要“加快發展仲裁事業,大力推進依法治市進程。”
在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的倡導下,由我市黨政機關、中央和省駐青單位、部分大型企業集團領導等參加的青島仲裁發展指導委員會,在推動我市仲裁事業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先后組織了全市《仲裁法》執法大檢查,市政府多次下發文件和召開會議要求各部門認真貫徹《仲裁法》,規范合同管理,積極運用仲裁手段解決經濟糾紛。我市各級法院認真履行法律監督和支持職能,較好地解決了仲裁案件的受理、證據財產保全、仲裁案件管轄爭議、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等問題,為推行新的仲裁法律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發揮行政監管職能,認真履行合同管理職責,對64種格式合同重新進行了規范,積極推薦當事人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經濟糾紛。市建委多次利用執法大檢查的時機,規范房地產、建筑施工、物業管理等合同,積極倡導建設單位選擇仲裁解決糾紛。
海爾、海信、青啤、青島港等我市大型企業集團認真貫徹實施《仲裁法》,積極選擇青島仲裁機構解決民商事糾紛。廣大群眾已愈加了解和接受仲裁制度,選擇仲裁方式解決民商事糾紛的逐年增多,簽訂合同時選擇仲裁條款的不斷遞增。
———打造仲裁公正快捷服務品牌。公正快捷地處理民商事糾紛,是《仲裁法》賦予仲裁機構的職責,也是仲裁的優勢。為凸顯這一優勢,青島仲裁委員會始終把提高辦案質量作為重點,把熱情服務、文明辦案作為根本要求,著力打造以“依法、公正、親和、高效”為核心理念的“親和仲裁”服務品牌,努力實現“讓雙方當事人滿意”的服務承諾。
為滿足市場主體對仲裁的需求,青島仲裁委先后三次修改了《仲裁規則》,增設了“簡易程序”,使辦案充分體現仲裁公正、快捷、節省的優勢。一俄羅斯商人曾經與我市某企業發生糾紛,來到仲裁委申請仲裁。因其簽證只剩十幾天,急于迅速解決。仲裁庭征得雙方同意后,啟動了“簡易程序”,在短短的5天時間內完成了立案、送達、組庭、審理等程序,并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耐心做通了雙方的工作,促其達成了和解協議。俄羅斯商人對糾紛的快捷解決表示滿意,并表示還將繼續在青投資、與我市企業合作。
青島仲裁委還實行了仲裁“一站式服務”舉措,包括:對符合受案條件的當事人快捷辦理各項立案手續,確保當日立案;對立案材料不齊備的當事人,由仲裁受案人員開列文書清單并說明注意事項,減少當事人舉證差錯;幫助無仲裁協議但有仲裁意思表示的當事人規范仲裁協議,使當事人得以運用仲裁手段解決糾紛;對有財產或證據保全請求的當事人,受案處派專人協助辦理,減少當事人的仲裁風險;建立回訪當事人制度,開通“綠色通道”,指派專人隨時保持與當事人的聯系,設計免費信封收集當事人意見反饋。使當事人真正感覺到仲裁有別于其他法律手段的“親和力”。
———創新拓展服務領域。為加大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力度,青島仲裁委在省內建立了51家派出機構,聘請了1200余名仲裁聯絡員,并與市工商局、建委、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單位多次協調籌劃,先后成立了青島仲裁委員會工商仲裁庭、建設仲裁庭、西海岸國際仲裁中心。這些機構成立后,在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提高仲裁條款的簽訂率,處理民商事爭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果。如工商仲裁庭成立后,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職能,規范格式合同,宣傳仲裁法律制度,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運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今年3月,一市民因房屋裝修質量問題向消協投訴。在消協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工商仲裁庭幫助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迅速進入案件審理程序,公正快捷地處置了糾紛。
為讓仲裁走進千家萬戶,我市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包括組織仲裁法律知識講座,走上街頭義務普法,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全市性的“仲裁法律知識競賽”活動,編印發放了約計50萬字的仲裁書籍和材料,設計開通了青島仲裁網站,使社會各界更多了解仲裁、運用仲裁。
———強化仲裁隊伍和辦案質量管理。建立一支品德高尚、辦事公道、作風正派、業務精湛的仲裁員隊伍和仲裁工作者隊伍,始終是青島仲裁委的首要工作。為廣泛吸納優秀的市場經濟專家充實仲裁隊伍,他們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仲裁員,讓市場主體推薦仲裁員入選;適時修改了仲裁員的
管理辦法和仲裁委辦公室秘書的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大了仲裁隊伍管理的力度和可操作性。
為規范、完善仲裁服務體系,保證仲裁工作質量,青島仲裁委創新組織開展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通過認證,不僅在全體仲裁工作者中牢固樹立了仲裁服務意識,也使整個仲裁程序更加規范、透明、高效。
青島的仲裁事業呈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還要清醒看到:許多人和一些市場主體,還不太了解仲裁制度、仲裁意識還不強,還不知怎樣運用仲裁手段解決民商事糾紛,包括在簽訂合同時沒想到可選擇仲裁方式來解決可能發生的爭議;同時要看到,青島仲裁事業發展與青島經濟的快速發展還不相適應,仲裁公正、快捷解決經濟糾紛的優勢還有待更好更充分地發揮。
國務院法制辦已將《仲裁法》實施的第二個10年定為仲裁事業的“二次創業”時期。結合上級的部署和青島經濟社會的實際,青島仲裁委近期出臺了《進一步做好仲裁發展工作的意見》,準備迅速在全市各區市和重點行業建立仲裁中心(庭),方便企業和個人就地就近通過仲裁方式解決民商事爭議,使仲裁這一法律手段更加深入人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本報記者戴謙通訊員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