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建的小區配套建了大量車位,但昂貴的價格讓有車族望而卻步。一些小區出現了地下停車位大量閑置,而地上停車擠破頭的現象。一些業主表示:“買輛車花十幾萬不難接受,如果再掏十多萬買個巴掌大的車位,誰不頭疼?”
對有車族來說,車位一直是燙手的山芋,聞之甚香,摸之不及。有關人士指出,隨著轎
車價格戰的愈演愈烈,私家車“加大馬力”駛入家庭已是大勢所趨。有車族日益增多,助長了人們對車位的實際需求,車位行情自然是水漲船高。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小區的停車位的價格直線上漲。花園路富翔天地的地下車位從當初的7萬一路升到9.2萬,目前所剩無幾。經十東路中潤世紀城地下停車位3個月前還是12萬,價格調整后升至18萬左右。“車居”理直氣壯地超過了“人居”。一些車主有點“買得起馬買不起鞍”的感覺。
昂貴的停車位讓一般市民望而卻步。吉祥苑銷售人員表示,該小區車位與住宅的比例為1:1,但900個地下車位大半尚未售出。燕山立交橋附近一高檔小區約有500多個地下停車位,賣出了200多個。開發商提出以租抵售來促銷,但效果似乎并不明顯。在很多新建小區內,出現地下停車場空閑、地上道路綠地隨意亂停的現象。而物業管理人員因此與業主發生糾紛的事情屢屢發生。
濟南市建委房地產開發處的有關負責人說,停車位的價格高低屬于市場行為,并沒有價格標準。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表示,地下車庫的造價本身就很高,涉及土方工程、通風、排水、承載、照明、消防等,智能化管理的還要閉路監控系統和出入感應卡設備,而且通道等輔助性設施的成本都要分攤到每個車位上。“現在很多開發商基本上都是賣成本價,有的樓盤甚至做促銷贈品。”
有關人士指出,業主應當具有“車位消費”意識,現在有獨立產權證的停車位能夠單獨出售,屬于獨立的財產。一些有這種意識的市民甚至購買車位等待增值。另外,一些有車族認為,簡易、價低而安全的車棚更能滿足居民的需求。(記者 趙國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