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薯條必須貼上“致癌”標簽———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比爾·洛克耶爾日前對9家著名連鎖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訴訟,要求法庭強制它們在炸薯條、薯片等食品上標明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這是美國檢察機關首次就炸薯條含致癌物問題提出訴訟。
加州檢察長:公眾有權知
道致癌危險
和漢堡包、可樂齊名的美式三大快餐之一———炸薯條,是美國人飲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加州總檢察長洛克耶爾的起訴成功,不久后,在該州售賣的炸薯條、薯片可能都要加上警告標簽,強調這種食品有致癌的危險。
在洛克耶爾提出指控的“黑名單”里,名列其中的快餐店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溫迪等,此外還有百事集團下屬的菲多利休閑食品公司(Frito-Lay),以及寶潔公司,二者因為其生產的樂事、品客薯片等暢銷食品而“榜上有名”。根據美國1986年制定的法律,企業必須向公眾“清楚而合理地”標明其產品中潛在的危險物質,包括致癌物和生殖系統致毒物質。
“根據個人經驗,這類快餐不是健康食品的必要成分,但它們的確美味可口!甭蹇艘疇栐8月26日的一份訴訟聲明中寫道,“但我和所有消費者一樣,都必須獲得必要信息來對食物做出明智決定!
爭議關鍵:炸薯條含較多丙烯酰胺
在這場美國司法界和飲食業圍繞食品健康展開的大戰中,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正是其中引起爭議的關鍵。
丙烯酰胺是高溫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科學界已經證明,高含量的丙烯酰胺能使實驗動物患生殖系統癌癥。1990年起,加州法律將它列入致癌物之列。2002年,瑞典科學家首次證實,炸薯條、炸土豆片、某些種類早餐谷類食物和黑麥面包干,以及在高溫下煎炸烹烤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較高水平的丙烯酰胺。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丙烯酰胺可來自某些經高溫烹制的食品。
但對于食用含有丙烯酰胺的食品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這一敏感問題,各方說法不一。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大量丙烯酰胺的致癌性已在實驗室動物身上得到驗證,但人體作用是否相同還不得而知。
加州總檢察長洛克耶爾在起訴書中援引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的數據指出,快餐店的法式炸薯條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平均達到法律要求必須提出警告含量的125倍;而超市中銷售的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警告含量的75倍。
食品公司:加警告標簽有誤導作用
此次起訴不論勝負,都將給“黑名單”中的食品公司造成巨大沖擊,尤其是一些向來標榜自己生產“健康食品”的制造商,對檢察機關的起訴提出強烈反對。辯方律師說,炸薯條加上警告性標簽可能起誤導作用,消費者會認為只有快餐店制作的炸薯條才含丙烯酰胺。而事實上,哪怕消費者自己用土豆高溫烹炸制作食品,也會含有這種物質!安徽撛诓宛^、家里還是食品工業,丙烯酰胺總是存在于這些食物里……而我們的產品則像過去一樣非常安全!睂殱嵐九l言人凱伊·博耶爾對此回應說。
菲多利公司女發言人馬克利則提出異議,她認為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顯示丙烯酰胺會致癌,這場官司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俞懿晗
相關新聞
女童愛吃薯條易患乳腺癌
據新華網北京8月28日電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女性在兒童時期常吃炸薯條,可能會增加其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風險,這一發現為吃薯條有害健康的觀點提供最新證據。
據8月號的美國《國際癌癥雜志》報道,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以582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569名健康女性為研究對象,對她們的飲食習慣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讓她們的母親回憶調查對象在幼年時期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在幼兒時期常吃炸薯條的女性,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風險較高,女性在3至5歲時每星期多吃一份炸薯條,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風險就會增加27%。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卡琳·米歇爾斯說,很多科學研究發現,幼年時期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女性成年后的健康狀況。這項研究說明,乳腺癌可能源于女性的生命早期階段,在幼年時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對降低成年后乳腺癌發病風險有重要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在各種癌癥中,乳腺癌在全世界的發病率位居第二,僅次于肺癌,每年新增患者約100萬人。科學研究顯示,高脂肪飲食會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黑名單”
1、麥當勞
2、肯德基
3、漢堡王(BurgerKing)
4、溫迪(Wendy)
5、百事集團下屬的菲多利休閑食品公司(FritoLay)
6、寶潔公司
(以上二者因為其生產的樂事、品客薯片等暢銷食品而“榜上有名”)
7、鱈魚角薯片公司(CapeCodPotatoChips)
8、百勝餐飲集團(YumBrands)(肯德基、必勝客與TacoBell餐館運營商)
9、Kettle食品公司快餐店的法式炸薯條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平均達到加州法律要求必須提出警告含量的125倍;而超市中銷售的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則達到警告含量的75倍。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