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河道內無序挖沙,導致河道向外圍擴散,位于岸邊的取水井漸成水中孤島,多眼已經被迫報廢;裸露在水中的供水管道也因此而面臨著被破壞的危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采沙已經危及濰坊的城市供水線。
記者在309國道濰河特大橋附近看到,309國道上幾乎每隔三四十米就有一家賣水洗沙的沙場,十幾公里的路段
上就有大大小小的沙場200多家,超載的大貨車往來送沙。據了解,這些沙都來自濰河河道。
在寒亭區朱里鎮的濰河西岸朱里水廠10號水井附近,記者看到寬闊的水面上,有七八艘挖沙船正在進行作業。10號機井的泵房岌岌可危,孤零零地立在離岸邊兩三米遠的地方,東側就是深達數米的河水。北行三四公里的河道內,不時可以看到忙碌的采沙船,朱里水廠10號至15號共(其中11號水井為3眼)八眼機井也都是這種情況。10號井北側不遠處,一根裸露在水中直徑400毫米的主管道已經斷裂,300多米長的管道斷入河中,導致北部七個水井的水無法輸出。工作人員介紹,去年管道離水面還有三四米的距離,而現在,卻已經位于水中兩三米了,一年之內河岸西移了五米多的距離。自來水公司本想將管道后撤一段距離重新鋪設,但是挖沙導致河道推移的速度如此之快,最后也只得放棄。
水廠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朱里水廠共有50余眼機井,是1991年的市內供水應急工程,供水能力達到了每天5萬立方米,當年投產時,最近的機井離河道有四五十米,濰河內的水深也不過兩米左右。近幾年,采沙者無序采挖河沙,導致河道整體下移,最深的地方已經達到七八米,岸兩側的沙土向河道內淤積,致使河水一步步向取水井靠攏,使其成為了水中孤島,近兩年的時間內,已經有十幾眼機井報廢了。至于水井報廢的原因,除了河水侵蝕導致水井坍塌外,更重要的是,井群周圍沙量減少,導致天然濾層被破壞,過濾能力降低,部分水質因此而超標。
承擔著市內供水量70%以上的峽山水廠輸水管線,從坊子區穆村鎮于家村東的濰河穿過。同樣是由于挖沙原因,導致原深埋在河床以下四米多兩根直徑1200毫米的主管道裸露,去年秋天,曾有四段近百米懸空而過,令人觸目驚心。記者看到,自來水公司已經在此處用直徑半米見方的石頭,鋪成了一道長約百米、寬近60米的過水溝渠,但由于夏季河水較豐,仍然收效甚微,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東側又沖出一個很大的缺口,供水管道在湍急的河流中又若隱若現了。
對于此處的過河管道如何保護,濰坊市自來水公司相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就此向濰坊市政設計院、水利設計院以及同濟大學相關專家咨詢,但得到的答復卻不容樂觀:如果挖沙不能停止,任何方案均不能一勞永逸。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