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約旦《憲章報》刊登薩達姆的親筆信片段。
約旦的兩家報紙8月21日同時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封薩達姆親筆信的片段。在信中,被囚禁的
薩達姆并沒有因為是美軍的階下囚而發出哀嘆,而是以帶有強烈鼓動性的語言呼吁阿拉伯人沿著他的道路前進,并誓言要為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事業獻出生命。這番話給人的印象,與薩達姆在一些被披露的照片上落魄的樣子很不一樣,在阿拉伯世界激起非常復雜的感情。作為近幾十年阿拉伯國家下場最悲慘的領導人之一,也許薩達姆注定將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
親筆信顯示雄心依舊
薩達姆被捕以來,有關他的消息時常占據世界各大報紙的重要位置。薩達姆似乎刺激了全球新聞媒體的“神經”,此次親筆信的曝光也不例外。在一些人眼中,薩達姆依然是伊拉克的標志。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拉克媒體對薩達姆這一話題相當冷淡。也許是對這個昔日的“中東強人”的熱情已慢慢減退,也許是不愿再提這個敏感的名字,伊拉克主流媒體對薩達姆的報道通常很簡單,有時甚至只字不提。
約旦《憲章報》和《今日阿拉伯人報》刊登的這封薩達姆的親筆信,據稱是由國際紅十字會官員帶出來的,由薩達姆本人在獄中所寫,其真實性已得到多方確認。被刊出的部分沒有時間和稱謂。編輯特別說明,這一是因為信被從美軍軍營拿出來前,美軍的監督人員已經作了一定程度的刪改;二是出于對當事人的尊重,兩家報社在征求當事人許可后,節選了信件的一部分。
阿拉伯媒體對這段信件內容的普遍評論是,“薩達姆仍然以領導人的口吻進行著他一貫的演說”,措辭充滿了挑戰性和鼓動性,運用眾多修辭手法,言詞優美而富有激情,與當政時期的薩達姆演講風格毫無變化。比如他說,愿為“崇高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事業而犧牲自己和全部家庭成員”。在信中,薩達姆先后在伊拉克的前面加上了“親愛的”、“光榮的”、“堅忍的”、“尊貴的”、“飽經磨難的”五個形容詞;在信的最后,他連用“熱愛人民吧,熱愛巴勒斯坦吧,熱愛你們的祖國吧”等字句,想喚起民眾的愛國情緒和民族自豪感。一些評論員認為,信中處處把巴勒斯坦放在伊拉克前面,這是薩達姆一貫的風格,“他一直把自己當作阿拉伯世界的領袖,正是這種風格使他至今還受到不少阿拉伯人的同情和支持”。
看到這封信后,生活在約旦首都安曼的伊拉克人薩米說,薩達姆還沉浸在英雄情結中不能自拔。把巴勒斯坦從被以色列占領狀態下解放出來曾是薩達姆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頭等大事”,薩達姆會抓住任何場合宣講巴勒斯坦解放事業。薩米認為,薩達姆試圖以阿拉伯英雄薩拉丁自比,想成為當代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和英雄。
就在薩達姆以書信形式向世人展示他雄心依舊的時候,一名叫拉希德的伊拉克庫爾德人說:“現在是審判薩達姆的時候,他的講話不會成為那些反政府武裝的興奮劑。薩達姆呼風喚雨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讓薩達姆受到法律的審判或許可以讓動蕩的巴格達和其他地區找回往日的平靜!彼f,薩達姆對庫爾德人所犯的罪行罄竹難書,“他應該被處決一千次”。
收信人到底是誰
由于兩家報社至今未透露信件擁有者的真實身份,外界對此議論紛紛。從信中“向友好的約旦人民問好”這句話不難看出,這不是一封家信。因此,這應該是自2003年12月薩達姆被捕以來,人們首次見到他寫給朋友的信。獄中的薩達姆除了澆澆花、寫寫小說,或者偶爾給自己的家人寫信外,還“抽空”給自己在約旦的朋友寫東西,這位神秘的收信人究竟是何許人呢?據分析,薩達姆在約旦的友人中,有兩個人最有可能是收信人:一是哈尼·哈蘇奈,他是薩達姆的大學同學,也是薩達姆辯護律師團負責人,曾任約旦新聞大臣和駐蘇聯、羅馬尼亞大使;另一人是約旦阿拉伯社會復興黨的總書記
臺西爾·霍姆斯。阿拉伯媒體普遍認為,后者的可能性更高。理由是就在上周,約旦阿拉伯社會復興黨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剛剛落幕。在這個時候公布復興社會黨“標志性領袖”的信件,對于這個目前在約旦政壇影響力有限的政黨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據報道,大會期間,會場高懸薩達姆的巨幅畫像,黨員們紛紛贊揚薩達姆的民族精神和在阿拉伯復興事業上發揮的作用,批判美英以不合法手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薩達姆女兒想“復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住在約旦的25萬伊拉克人中,不僅有薩達姆的兩個女兒,還有大批前政府高官及其家屬,這讓伊拉克政府十分擔心。伊拉克情報人員說,他們中有些人直接或間接地與伊拉克境內的恐怖組織有關聯,并向其提供資金、武器和信息。21日,伊拉克過渡政府發言人庫巴點名指責薩達姆的大女兒拉格達“巨額財產來歷不明”。他表示,伊拉克司法部經調查發現,在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有超過30家工廠和公司隸屬于拉格達或她早已死去的丈夫侯賽因·卡邁勒,此外還有不少房產。政府初步懷疑,這些都是“前政府獨裁者搶奪人民獲得的”。庫巴還指責拉格達在安曼以避難為名,實際從事重新恢復復興社會黨的工作,企圖擾亂伊拉克穩定,因此強烈要求約旦政府嚴格控制拉格達的行動。
事實上,薩達姆大女兒拉格達對政治的興趣和影響力一直存在。去年,她就曾打算回伊拉克參選總統,后因遭約旦政府阻撓和安全因素的考慮而作罷。但她一直想恢復復興社會黨,采取和平的手段重新參與國家政權的競爭。這與她留在安曼避難的“不參與政治、不接觸媒體”的承諾相矛盾。約旦政府出于國家利益考慮,積極限制其活動。記者在安曼曾碰到過拉格達出門的排場,前呼后擁的程度超過絕大多數約旦王室成員。近來,拉格達出資入股參與一家新電視臺的籌建工作,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有評論說,這是她為自己今后的從政道路作宣傳準備。
薩達姆政權高官的近況也格外受到關注。前副總理阿齊茲近來受到了一系列“優待”,這讓不少阿拉伯媒體懷疑,他私下與美軍達成了指控薩達姆的協議。上周,阿齊茲的家人破天荒地獲得許可,探望了被美軍關押的阿齊茲,這是兩年半以來的首次。前往探望的包括阿齊茲的夫人、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以及他的妹妹,探視過程約半小時。他們說,“阿齊茲因家屬的到來顯得特別精神”。阿齊茲的代理律師近日還宣布,阿齊茲最近不會被法庭庭審,而會在幾周內無罪釋放。不過,阿齊茲反復通過他的律師和家人強調自己“決不背叛”。
伊拉克處在危急時刻
親筆信被公開的時機,正是伊拉克國內由于永久憲法的紛爭而陷入危急的時刻。在遜尼派“誓死不接受聯邦制”和庫爾德人“除了聯邦制沒有任何可以替代的辦法”針鋒相對的態度面前,整個伊拉克社會都陷入分裂和混亂的恐懼中。與此同時,恐怖襲擊事件也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僅22日一天,就有34名伊拉克人死于多起襲擊事件,21人受傷,其中大部分為平民,還有部分軍警。伊拉克媒體稱,近一段時期以來,伊拉克平民的傷亡人數猛增,而美軍傷亡卻有所降低,因為美軍巡邏隊采用的電磁干擾新裝備干擾了路邊炸彈的遙控裝置,使得炸彈延遲爆炸而保護了巡邏車輛,卻給正常行駛的平民車輛帶來了更大威脅。一名叫易卜拉欣的生意人說:“薩達姆統治時代和目前的美軍占領狀態,相信沒有幾個人會選擇后者。占領軍給我們什么,除了無休止的爆炸和殺戮,還有什么?”他說,伊拉克安全局勢遲遲不能好轉,油電水等生活必需品嚴重不足,會有更多的人念著薩達姆時代的好處。
對薩達姆的審判將于秋天進行,各方對此都密切關注。21日,伊拉克過渡政府宣布恢復判處死刑,并將于近日處決3名重犯。此舉似乎為對薩達姆判處并執行死刑開了綠燈。
《環球時報》 (2005年08月24日 第十六版)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