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西海岸都市新區的平安之境
———膠南市探索建立“三個中心”便民服務機制紀實
今年以來,膠南市委、市政府立足實際,以精心打造平安西海岸都市新區為目標,創新建設“三個中心”———即要求各鎮普遍設立便民服務綜合大廳,在大廳內
分設了鎮矛盾調處中心、巡勤警務中心和行政許可中心,通過“三個中心”聯合辦公、聯合排查和解決矛盾糾紛的工作方式,在第一時間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扎實推進平安創建。目前膠南市已有靈山衛鎮等17個鎮建成“三個中心”,取得了良好成效,推進了當地持續平安穩定,今年以來,膠南市刑事發案總量以及群眾信訪數均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
近日,我市對膠南市這一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創新之舉予以推廣。
針對新的定位,積極探索維護穩定有效途徑
青島經濟重心戰略西移和青島西海岸都市新區的城市定位,為膠南市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當地經濟社會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影響穩定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這一新形勢,膠南市著力在轉變工作作風、促進便民服務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在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利益的過程中推進平安建設,在強化基層基礎工作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探索建立農村維護穩定工作的長效機制。
今年年初,膠南市在全市深入開展把“第一時間”交給群眾主題實踐活動,要求各級黨政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把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群眾需要干部的時間作為“第一時間”,在“第一時間”內解決群眾最盼望解決的問題。對此,膠南市積極探索推行了“三個中心”建設,要求全市各鎮在便民服務綜合大廳內設立鎮矛盾調處中心、巡勤警務中心和行政許可中心,將“第一時間”交給群眾主題實踐活動與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有機結合、深入延展。
“三個中心”各司其責又協同配合———矛盾調處中心以構建基層預防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長效機制為目標,進一步整合力量,強化組織領導,建立起綜治、司法、信訪、調解“四位一體”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新機制;巡勤警務中心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快速解決治安問題和方便群眾為目標,以巡勤警務為依托,快速處置報警求助,對復雜治安案件轉交派出所處理,對不能就地化解的矛盾糾紛移交調處中心進行調處;行政許可中心以提高便民服務質量為目標,改變過去多頭審批的行政許可服務方式,設置中心窗口,明確服務事項,“一個窗口”負責受理和承辦鎮級權限內的所有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和辦事效率,方便群眾、服務群眾。
通過“三個中心”這一載體,群眾凡是需要與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直接面對面打交道的事情,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為你服務的人、明白你想了解的事、解決好你所反映的問題”,黨委政府也從轉變服務職能中實現樹立形象、贏得信賴、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目標。
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三個中心”高效有序運作
為保證“三個中心”切實發揮應有作用,膠南市委指導各鎮(街道辦事處)重點采取了以下有力措施:
在加強“三個中心”組織領導、隊伍建設方面,各鎮黨委政府專門調整充實了鎮綜治委,由鎮黨委書記任綜治委主任,親自抓“三個中心”工作。矛盾調處中心由鎮綜治、司法、信訪、法庭、派出所、武裝部、民政、計生、工商等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為強化矛盾調處中心的力量,膠南市要求各鎮要聘用3名以上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員擔任鎮級調解員,全力靠在村、企業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使大量信訪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化解在村和企業內部。巡勤警務中心由派出所(邊防所)民警、戶口協管員、聯防隊員輪流值班上崗,與調處中心相互配合開展工作。行政許可中心由鎮計生、經貿、農業、鎮村建設、社會事業、經管統計等6個單位參與,工作人員從原單位統一調配。
在明確“三個中心”運行的職責分工方面,矛盾調處中心主要包括綜治辦、司法所、信訪辦3個窗口,整體由綜治辦協調,具體各有分工,并充分發揮聯合排查、聯合調處的優勢,有效解決了以前單個部門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綜治辦主要負責社會治安等工作,協調派出所、邊防所、法庭等單位和農村治保工作;司法所主要負責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協調管理農村調解組織和法律服務所工作;信訪辦主要負責人民來信來訪的接待,協調農村管區工作。巡勤警務中心突出警情處置、巡勤警務和便民服務等方面工作,積極參與各類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消除治安隱患。行政許可中心具體負責需鎮政府審批、審核及按規定職責應履行的事項的辦理,為民代辦、協辦行政許可事項以及工作咨詢等。
在健全“三個中心”建設制度方面,一是建立了領導值班和公開接訪制度。每周5個工作日由鎮黨委書記、鎮長及3名副書記輪流在中心值班,負責公開接待群眾的來信來訪,協調各部門研究解決疑難復雜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按照“誰接待、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領導包案、一包到底、限時解決,快速有效地解決了大量信訪案件。二是建立了聯合排查調處制度。由鎮分管副書記牽頭,每周二上午定期召開由綜治、信訪、司法、管區等人員參加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解聯席會議,通報全鎮社會穩定情況,研究解決疑難復雜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建立臺賬,登記造冊,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此外,各村每半月也組織召開一次由治保、調解、信訪等責任人參加的例會,收集信息,分類排查,及時上報。三是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落實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對一般性的問題要求10日內辦結,重大疑難問題30日內辦結,特殊情況60日內辦結,并將辦理情況與考核掛鉤。凡因工作不力導致矛盾激化、影響社會穩定的,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個中心”在基層保穩定、促發展中已凸顯功效
膠南市通過建立“三個中心”,有效增強了政府服務職能,整合了基層人力資源,構筑起“大治安”、“大調解”平臺,逐步形成了職責明確、分工協作、運轉有序的化解矛盾、便民服務快速反應機制,從而提高了基層平安創建水平、提高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矛盾調處中心、巡勤警務中心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2040余起,成功率達98%,沒有發生因調處不當或不及時引發的民轉刑案件、群體性事件等。全市行政許可中心共為群眾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獨生子女證、土地使用證、殘疾人證、稅務登記等各類證明、審批手續5406件。如前不久,在膠南的某外資玩具公司的投資人不辭而別,拖欠工人工資11萬多元,靈山衛鎮矛盾調處中心組織派出所、信訪辦、司法所、法庭等單位工作人員成立了專門工作組進駐工廠,安撫職工情緒,尋求解決辦法。經過三天兩夜的積極工作,以變賣設備、材料的方式為全部職工發放了全部工資,并積極為職工介紹新的工作。全體職工對處理結果十分滿意,并自覺將車間、辦公室清掃干凈后有序離開工廠。本報記者戴謙本報通訊員閆敏張震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