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市科技局傳來好消息,今年上半年,青島軟件產業一路高歌猛進,技工貿總收入達到27.24億元,同比增長36.6%,呈現出園區規模化、招商國際化、平臺專業化、人才系列化的喜人景象。 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去年底投入使用、占地13萬平方米的市南軟件產業基地,是我市軟
件產業“后發先至”的縮影。在已開工建設的12萬平方米樓宇中,G3和G4樓先后投入使用,入駐率達100%。在嶗山區高新園,已有5萬多平方米的孵化大廈投入使用,朗訊研發中心、東軟等知名企業相繼入住。 招商引資節節攀升。微軟、IBM、富士通、NIIT,這些叱咤國際軟件市場的企業巨頭,是國內城市競相邀請的重點目標。今年以來,隨著微軟公司山東辦事處、IBM中國Rational開發平臺技術服務中心、日本LINKS、韓國軟件振興院青島辦事機構以及印度NIIT指定教學培訓基地的引進,青島軟件園招商引資大獲豐收。微軟除確定在青島開拓市場、進行軟件開發外,微軟(青島)潛力發展中心還將與軟件園合作開展中高級軟件人才培養、潛力發展企業扶持等。為優化招商環境,軟件園管理辦根據日韓等國企業的特點,適時設立了日韓企業投資服務中心,提供貼身式、個性化服務,并提供系列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已有日韓兩國近70家軟件公司表達了合作意向。
公共平臺體系初成。青島軟件園自主開發建成了國家軟件人才網,與南京、長春、蘇州三城市簽署技術平臺合作協議,并將這一模式成功“克隆”到其他城市推廣。按照“資源共享、上下聯動、重在應用”的指導原則,北京中關村“三庫四平臺”引入我市后迅速步入良性運營軌道。此外,通過與北京大學合作,我市順利開展了軟件構件化試點,至今已完成構件化需求評審、實施計劃安排、消費者復用和生產者復用的各項工作,進入到項目實踐階段。
人才培訓形成鏈條。今年以來,市科技局、軟件園對軟件人才培育體系進行梳理完善,軟件高端人才培育初見成效。軟件園與同濟大學、哈工大軟件學院等合作培養軟件高端人才;與哈工大軟件學院簽署了聯合培養軟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協議;為了解決人才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問題,軟件園積極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互動,通過整合高校資源解決人才匱乏的燃眉之急。其中,與海大合作共建國家火炬中心國際化軟件人才培養基地,與青大軟件技術學院共同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根據我市軟件業發展特色,今年招生計劃中新增軟件藝術類、數字動漫相關專業;與科大信息學院合作,根據軟件人才戰略需求,增加軟件技術實戰培訓,累計培養電子商務師、物流師近百名。(本報記者張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