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淄博訊(記者 鄭立波 通訊員 王俊美 報道) “廢渣堆成山,土地挖成灣”,這曾經是對淄博市資源消耗狀況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淄博市加大資源綜合利用步伐,利用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工業廢渣研制生產新型墻材節能磚,取代了沿用幾千年的實心粘土磚,實現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的夢想。目前,淄博
市城區已全部禁止使用粘土磚。
淄博市是能源消耗大、后備資源嚴重不足的老工業城市,在長期發展中積存了大量工業廢渣,僅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的堆存量就達1.3億噸,占地1萬余畝,這些廢渣晴天自燃污染空氣,雨天污染地下水源,成為壓在淄博人心頭的三座“大山”。而與此同時,挖土燒磚每年又在蠶食大量土地,全市人均土地僅為0.77畝,低于聯合國確定的0.8畝的土地警戒線。怎樣才能化害為利做好資源的綜合利用呢?該市墻改與建筑節能辦公室組織專家經過兩年多研究,終于研制成功了節能型煤矸石模數多孔磚。它以煤矸石為主要原料,利用煤矸石自身余熱進行燒結,實現了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的重大技術創新,是理想的粘土磚替代產品。這項新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并獲得了“山東省人居環境獎”。
隨后,淄博市又組織專家研制成功了粉煤灰燒結磚、蒸養磚和粉煤灰空心砌塊,使原本是污染源的粉煤灰成為優良的建材原料。同時,該市也加快了赤泥的研究利用進度,2004年底,赤泥免燒磚試生產線在山東鋁業公司建成投產,產品通過了省級檢測。今年6月,淄博市利用黃河泥沙制磚試驗成功。
目前,淄博市已有新型墻材企業近百家,形成了以煤矸石節能磚為主,粉煤灰磚、輕質板材、空心砌塊三大類20多個品種的生產體系,年生產量達10億標磚,新型墻材的應用率達90%以上。近5年來,全市已利用工業廢渣700萬噸,節約標煤38萬噸,生產新型墻材25億塊標磚,直接經濟效益達10億元。由于有了節能、環保的墻材替代產品,淄博市僅此每年可節約土地3000多畝。更重要的是,這些新型墻材保溫隔熱性能優良,用新型墻材建造的房屋冬暖夏涼,經對金茵小區、紫荊園、世紀花園等節能示范小區監測,應用了新型墻材的建筑已達到國家要求的節能50%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