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灰色清關引發的“拉鞋”事件一度成為中俄貿易中的陰影。12日,在中俄總理會晤委員會經貿分委會第八次會議上,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再次強調:民間貿易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損害的是雙方企業的利益,中國企業界對此反應十分強烈。
“希望雙方通過協商合作,發揮和加強規范貿易秩序工作組的作用,推動這一問
題的早日解決,為兩國貿易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薄熙來說。
作為回應,參會的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長格列夫明確表示,俄方愿為兩國邊貿發展創造條件,在規范貿易秩序方面加強與中方的合作,妥善解決中方的關注。
兩國商務部門高層領導的表態顯示了中俄雙方對長期困擾雙邊貿易的不規范現象的極大關注。
長期以來由于中俄雙方經貿關系處于磨合期,而且兩國同屬經濟轉型國家,同市場經濟建設有關的法規以及相關的服務都不夠規范,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灰色清關”等問題,給中國的商業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為規范雙邊的民間貿易,目前中俄雙方正在加強磋商。中俄兩國總理第七次定期會晤期間,倡議成立了“聯合工作組”,成為中俄兩國政府規范雙邊貿易秩序工作的主要渠道,其主要任務包括通過平等磋商,采取共同措施,逐步解決中俄民間貿易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打擊“灰色清關”。
10日,作為12日部長會談的預備會,商務部歐洲司司長孫永福率中方代表團與俄經貿部外貿管理和海關事務司長率領的俄方代表團進行了會談。孫永福認為,規范雙邊貿易秩序工作受到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關注,是實現2010年中俄貿易額達到600億~800億美元、2020年中國對俄投資120億美元目標的重要保證。
雙方就妥善解決今年3月在莫斯科發生的溫州鞋被查扣事件、進一步加強工作組機制和作用、擴大海關數據交換合作、協助中資企業在俄建立正規報關渠道等問題重點交換了意見。
從商品貿易到投資合作
200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業內專家評價,中俄貿易經過長期的磨合,終于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同時,中俄雙方高層也都認識到,雖然貿易額增長迅速,但200億美元的數字與中俄雙方的各自實力于中俄戰略協作關系的要求仍不相稱。
中俄兩國經貿往來主要是商品貿易,層次相對較低,高附加值的商品少,生產、科技合作少,相互投資更少。對此,薄熙來表示,應進一步改善和提升貿易結構,擴大機電產品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
他說,俄機電產品有一定優勢,希望俄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建設并開展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同時,中國在汽車、通訊、電子、船舶等方面也擁有一定優勢,可以加強與俄企業的合作。
“中俄雙邊經貿合作已經進入嶄新的、令人鼓舞的階段,中方有信心實現兩國領導人提出的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的目標!北∥鮼碚f。
格列夫說,俄羅斯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正在為今秋召開的兩國總理第十次定期會晤做積極準備。
中俄雙方顯然都不滿足于只將經貿合作停留在商品貿易的水平上。據記者了解,一份旨在擴大雙方投資合作的協定——《中俄投資保護協定》正在商簽過程中。這個協定將鼓勵更多的中俄企業到對方國家去投資,而不只是局限于現在的商品貿易。
在兩個半小時的會議中,雙方還就開展林業合作、擴大肉類產品貿易、發揮中俄經貿網站的作用、辦好“俄羅斯年”和“中國年”活動等進行了探討。
會后,雙方簽署了《中俄總理會晤委員會經貿分委會第八次會議紀要》和《中俄規范貿易秩序聯合工作組第二次會議紀要》。本報記者王羚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