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8月14日電(董學清
王學江)共青團山東省委組織的“青春創業行動”開展兩年多,幫助1.2萬多名青年走上創業之路。這項工作不久前得到了聯合國青年就業網絡代表團的肯定。該代表團團長瑞克·里特表示,他們將向世界各國青年推廣山東省各級團組織促進青年就業的經驗。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除了
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之外,其他群眾團體和民間組織也能夠在破解就業難題中發揮重要作用。
山東共青團系統開展的“青春創業行動”并不復雜,簡言之就是發揮團組織的品牌優勢和他們緊密聯系青年的組織優勢,為有創業意愿的青年提供政策優惠、資金扶持、技能培訓和跟蹤服務四方面的支持。他們聯合有關部門出臺優惠政策,降低青年創業門檻;聯合有關機構設立專項基金、提供低息貸款,降低青年創業成本;舉辦創業論壇、配備創業導師,增強青年的創業能力;提供信息服務、法律援助、跟蹤服務等,降低青年的創業風險。
當前和今后一個較長的時期,我國就業形勢仍然相當嚴峻。我國城鎮每年新增的近1000萬勞動力中,青年占絕大多數,特別是高校畢業生連年增加,就業難問題不容忽視。社會各界盡其所能幫助青年就業,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就業問題最突出的是總量不足,是勞動力與就業崗位之間供大于求的矛盾。解決就業問題,除盤活存量,還要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和再就業。青年人總體上文化水平較高,自主意識強,敢闖敢干,市場適應力強,是最有條件成為創業型人才的群體。據調查,絕大多數青年不滿足就業這種被動方式,創業要求高于就業要求,自我發展愿望超出維持生存的要求。培育青年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型人才,大力鼓勵和扶持青年創業,是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
鼓勵和支持青年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目前,我國的創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還沒有建立,服務力量還比較薄弱,人力物力不足,服務效率和質量有待提高。實現創業服務社會化,亟需社會各方面發揮力量。群眾團體和民間組織應當在這方面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