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萊西市孕育出了一條以“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群眾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村民自治之路,中央組織部、國家民政部等五部委聯合在此召開了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座談會,推廣該市的“三配套”經驗。15年來,萊西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使村民自治在開拓創新中始終保持蓬勃的生命力,促進
了社會的和諧發展。該市已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市。 村民“民主日”活動是萊西市的首創,是深化村民自治的新載體。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良好的效果,使農村民主由淺入深,由間接到直接,群眾當家作主變成了現實。
前兩年,夏格莊鎮夏七村村民在“民主日”活動中提出,一家一戶分散養奶牛,容易引起鄰里糾紛,建議劃出一片地,實行集中養殖。村“兩委”根據村民建議,在村外建起了奶牛養殖小區,有效解決了分散養殖帶來的環境和防疫問題,促進了養殖業上規模、上檔次。對于這一經驗,萊西市及時予以推廣,掀起了畜牧業規模養殖的熱潮。
萊西市的“民主日”活動在形式上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避免“一刀切”;在內容上由村務政務財務公開不斷向經濟發展、精神文明、道德建設等領域拓展,豐富了活動內容;在活動程序和具體操作上,在堅持“報告工作、分組討論、提出意見或建議、答復意見或建議、村民議決村務、民主評議村干部、包村干部講評”六步走的基礎上,對市領導包鎮、市直部門和鎮辦領導包村、活動前準備、村務財務公開、活動后續工作等各個環節都作了嚴格規定,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使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民主日”活動確實是“讓群眾說了算”,參與熱情空前高漲。孫受鎮孫受三村為保證“民主日”活動效果,每次活動前黨支部都提前召開由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參加的預備會議,對村民可能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預測,做好答復準備。店埠鎮東莊頭村出現了1000多名群眾冒雨參加“民主日”活動的熱鬧場面。目前,萊西市“民主日”的村活動面達到了100%,群眾參與率達到70%以上。
村務能否真正公開,是檢驗村民自治的“試金石”。以前,一些村莊“群眾做工,干部記工,一人算賬,眾人不清”的做法很讓村民反感。鑒于此,《萊西市村務公開制度》明確要求,對農民普遍關心的問題要強制公開,并建立了“村民點題”公開制度,隨時公開村民要求公開的內容。河頭店鎮東大寨村為發展白土礦業務,新購了一輛面包車。此事雖然經過村民代表會議研究通過,但在村務公開中有的村民還是提出疑問,要求詳細公開。于是村務公開小組將村委會議記錄、鎮里的審批文件、購車發票等予以公示,結果是群眾明白了,干部清白了。
為進一步強化村務監督,該市在各鎮、辦事處設立了監督員,主要是監督各村村務、財務公開的時間及時不及時,公開內容真實不真實、全面不全面,真正解決了不公開或假公開問題。去年李權莊鎮某村黨支部書記和另外一名村干部暗箱操作,私自將33.4畝機動地分給5戶村民承包。此事在村務公開活動中引起群眾的強烈反應,廉政監督員迅速報告了鎮黨委。鎮黨委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對該村黨支部書記和另外一名村干部給予黨紀處分,并收回土地另行公開叫行承包,群眾對此非常滿意。
發展是富民興村的第一要務。只有經濟發展了,社會穩定了,農民得到實惠,群眾才會相信、支持黨的領導,才會積極參與村民自治的實踐。
李權莊鎮大河頭村原來信息閉塞,經濟發展緩慢。前幾年20多名村民聯合建議村“兩委”“招商興村、引資富民”。村里及時采納了群眾的建議,集中精力先后引進內外資項目7個,安排剩余勞力400多人,村集體每年創收200多萬元。水集辦事處封家泊村交通便利,十幾戶農民提出了發展個體運輸業的想法,并建議村兩委幫助解決資金問題。村黨支部當即與信用社聯系,協調貸款100多萬元,為19戶農民解決了購車資金不足的難題。目前,這個村擁有各類運輸車輛80多輛,成為遠近聞名的“運輸專業村”。
穩定才能發展。群眾盼發展,盼服務,也盼穩定。為此,萊西市不斷探索村民自治的新形式,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重點推廣了治安承包制、村企聯防制、聯戶聯防制和群眾互助聯防制4種治安防范模式,織密了農村治安防范網絡。去年以來,由村級排查矛盾糾紛2000多起,調處成功率達到99%,實現了“解決矛盾不出村”,群眾自己筑起了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日新月異的發展環境,給不斷深化的村民自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村民自治不斷向前。村民道德評議會是繼“民主日”活動之后,萊西市群眾的又一創舉。按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宗旨,萊西市于2001年制定了村民道德評議會章程,861個村莊村村建立了村民道德評議會,由群眾推選出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威信較高、說理能力強的村民擔任評議員,集中評與隨時評相結合,采取公開評、板報評、廣播評、上門評、個別評等不同方式,對不道德的行為進行評議,以評立德,以德治村,以德興業,解決了法律法規管不著,村兩委直接管管不好的事情,成為“民主日”活動的有效補充和延伸。趙曉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