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8月4日電
自從綠康網有償掛號風波之后,杭州市衛生局一直在考慮如何更好、更公平地推行網上免費掛號舉措,并與各市屬醫院、網絡公司就網絡平臺、軟件等問題協商了多回。現在市一醫院與市六醫院已試運行,據了解,如果這兩家醫院運行得好的話,可能將于8月底在全市直屬醫院全面推開網上免費掛號。
市一、市六醫院率先作嘗試
繼前天杭州市六醫院發布消息,稱下周一開始推行網上免費預約掛專家號后,昨天,記者從杭州市一醫院了解到,網上免費預約掛號服務他們已經試運行了2個星期,總體情況還不錯。昨天,記者在市一醫院的網頁上看到,“網上掛號”一欄赫然列在其中,只要輸入用戶名、密碼、患者姓名、就診卡號就可以直接申請掛專家號,這一服務舉措已經試運行了兩周,本月10日將正式推出。市一醫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醫院有網上掛號、電話預約、大廳掛號機自助式掛號三種方式,與掛號窗口掛號一起實時交叉運行。
市一醫院負責此項工作的王剛副院長表示,推出多種形式的掛號既可以方便群眾掛號,又能方便群眾合理安排就醫時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掛號需趕早排隊、候診時間長及掛不到專家號等問題。
在市六醫院的網頁上,記者看到“網上掛號”也已經出現在顯眼位置,市民只要點擊“網上掛號”,進入“專家列表”就可以根據23位專家的門診名稱、醫療專長和門診時間等內容,結合病情,選擇醫生。市民在左邊進行免費注冊后,便可以在網上進行一周之內的免費網上掛號。掛號后,電腦還會在“信息”一欄中顯示您的編號和預約時間。
誠信、公平性兩大問題無法回避
推出網上掛號的宗旨是方便患者就醫,但一些無法回避的矛盾和問題也隨之而來。
患者的誠信問題是網上掛號遭遇的首個難題。萬一有病人掛了號卻因有事沒來診治,又沒有提前與門診醫生打招呼,導致醫生為等病人而白白浪費時間,這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對于院方、醫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損失。對此,市一醫院負責人表示,他們推行的是實名制,一旦一個患者網上預約了號子卻又無緣無故不來就診,超過三次該患者在半年內將不能再享受該項服務。其次是醫療資源的公平性問題。有市民指出,患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但“網上掛號”所需的網絡操作,對于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病人而言可能就是個棘手的難題。醫院在方便一部分患者的同時,無意中給另一部分患者帶來了麻煩,醫療資源的公平性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對此,市一醫院負責人表示,他們在網上掛出的專家號都有數量上的限定,僅占了整個名額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是充分考慮了不同層次患者的不同特點。
除此之外,網上掛號者與現場掛號者如何安排次序;一旦掛號人數激增、但來到現場后卻發現無法就診怎么辦······諸如此類的問題也被很多市民提了出來。市一醫院表示,網上預約的都是當天的專家號,預約上午專家,醫院將保留至當日上午10點前,下午專家保留至當天下午16點前。專家號預約滿了,系統會自動提示患者“預約已滿”;如遇專家門診臨時變更,醫院會立即根據患者所留的聯系電話提前告知,并推薦其他相同級別專家或調整預約時間。
其他醫院分別作出不同反應
市屬兩家醫院一下子同時推出網上免費預約掛號服務,杭城其他醫院紛紛作出不同反應。市二醫院、市三醫院、市中醫院均表示,他們目前還沒有開展這項服務,但之前也討論過多次,發現還存在不少問題無法解決。此次既然市一醫院與市六醫院已率先推出,他們正好可以借鑒一下。
一些省級醫院則表示還沒有這個想法。省人民醫院表示,網絡帶來的便捷運用到醫療服務上應該是個趨勢,但由于患者隊伍中中老年人占了絕大多數,如何讓這部分不熟悉網絡操作的人群也享受網絡帶來的好處,還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省婦保有關人士則反問記者,醫院里每天一大早趕來排隊的患者都掛不上號,還推行網上預約掛號,讓那些排隊等候的患者怎么辦?
●新聞鏈接
今年5月,杭州數字電視公司“健康在線”頻道與省內一家名為綠康網的網站合作,開通了“健康網上預約掛號”服務。只要購買該網站的會員卡,登錄網站后,就能在與網站有合作關系的10多家知名醫院預約專家門診。但因為要收取5元的費用,引發了一些爭議。浙江省衛生廳最后給出了指導性意見:應將公共資源無償提供給公眾。
由于市民反響強烈,6月22日,杭州綠康科技有限公司叫停了有償掛號服務,并表示“綠康網決定從2005年8月1日起免費提供網上預約掛號服務”,所有求醫者都可以登錄網站,提前預約11家省市級醫院的專家門診號。7月中旬,北京預約掛號提供商愛康網投資300萬元,在杭州成立“賽米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覆蓋全省的呼叫中心和客戶中心,準備推出網上免費掛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