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工參加車工、鉗工、面點等技能培訓,政府將一次性給予500元的補貼。這是近日市勞動保障局、市農委、市教育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的鼓勵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新政策,目的是鼓勵農民工能夠“靠手藝”找工作。 市勞動保障局有關人士介紹,勞
動力素質低,勞動技能單一,已成為農民轉移就業的主要障礙。為此,我市新出臺的有關文件規定,凡列入轉移培訓指標范圍、年齡在45歲以下、持有《青島市農村勞動力就業指導手冊》的本市農村勞動力,到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證書,以及具有創業愿望和創業條件的本市農村勞動力參加創業培訓,可享受一次性政府培訓補助。對征地后人均耕地不足0.3畝的被征地農村勞動力、農村“低保”家庭等要優先安排,年齡條件也可適當放寬。 新出臺的有關文件規定,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按照每人不超過500元的標準據實給予培訓費補助;參加專項技能培訓并取得專項技能證書的,按每人不超過200元的標準給予培訓費補助。對參加本市緊缺職業(工種)勞動預備制培訓的本市農村應屆初中畢業生,按每人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給予學費補助,其中農村“低保”家庭學生的學費給予全額補助。 市勞動保障局有關人士介紹說,我市確定,從2004年開始,我市年均向本市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6.5萬人,到2007年,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少于28萬人;每年培訓農村勞動力15萬人,其中職業技能培訓不少于3萬人。今年,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計劃指標是4.35萬人,其中職業資格培訓8000人,專項技能培訓2.9萬人。為鼓勵農村勞動力參加職業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我市各鑒定機構將視情況適當降低鑒定收費標準。對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鑒定考核的,鑒定考核費原則上不超過市物價部門核定鑒定費標準的50%。(本報記者劉芳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