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薄克國 武宗義 報道
本報青島8月3日訊 一家三代12口人中,4人下崗失業,一人因工傷致殘,然而,就是這樣家庭中的一位老人省吃儉用,靠每月千元出頭的退休金,免費辦起了家庭書屋。今天上午,在青島市民金平安家,談起自己連續18年免費開辦“平安家庭書屋”的經歷,老人臉上充滿了欣慰。
今年72歲的金平安是原青島市郵電局退休干部。1987年,他自掏腰包購買圖書,在家里開辦了書屋,免費供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借閱。書屋最初只有100多本書,社區組織青少年活動時,老人就用紙箱裝著搬到院子里,免費借閱。根據孩子們需要,老人逐步擴大買書范圍,本地買不到的,就從外地郵購。
起先,買本書不過幾角、幾元錢,現在價格已上漲了數倍甚至數十倍。老人告訴記者,自己一家三代12口人,三個下崗的,一個失業的,一個因工傷致殘的,而他的退休金每月只有千余元。為了辦書屋,老人不吸煙、不喝酒、不吃零食,把省下來的錢都買成了書。如今,書屋擁有偉人傳略、英模故事、科普知識、文學藝術等各類圖書5000多冊。來書屋借書的青少年遍及青島市內四區。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學完課本上魯迅的文章后,想了解魯迅的生平,金平安幫他挑出來一大摞魯迅著作。這名小學生花了一上午時間,自己整理出了一份魯迅生平簡介。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鎮江路小學學生王亞楠想了解紅軍長征的故事,老人就建議他讀長篇小說《地球上的紅飄帶》。還有的孩子在老人的影響下,成了“小書迷”……
為引導孩子讀好書,金平安利用節假日多次組織孩子們在書屋舉辦讀書報告會,開展各類知識競賽,輔導孩子們寫作。18年中,他輔導的32名學生在全國中小學生“讓精神世界更美好”等專題讀書競賽中獲獎。他本人12次獲得園丁獎和優秀輔導員獎等獎項;今年6月,又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
采訪中,金平安多次“強調”,辦書屋是為了回報社會。他告訴記者,只要身體可以,就堅持把書屋辦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