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艦釣魚島圍困臺漁船紀實:漁民要求談判被拒絕]()
![]()
在釣魚島附近
海域上巡弋的臺灣海巡署艦只。法新社
日方劃定釣魚島周邊12海里警戒線,宣稱無論何種原因只要進入,就要“登船抓人”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鄭震宇報道
7月22和23日連續兩日,臺灣漁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作業時被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艦艇驅趕,臺“海巡署”接報后出動艦艇到場,臺日雙方巡防艦在釣魚島海域對峙1小時,這已是雙方本月內的第三次。
零距離對峙
據臺灣媒體透露,臺灣“海巡署”23日下午接到臺灣蘇澳漁業電臺報告,臺漁船“漁津128號”,當日在蘇澳外海作業時,遭兩艘日本水產廳船艇驅離,“海巡署”聞訊后派遣“巡護三號”前往援助,與漁船會合后,在現場監護漁船作業。
而在22日下午4點17分,“海巡署”接獲基隆漁業電臺通報,臺灣“名洋號”漁船在釣魚臺附近海域作業時,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兩艘艦艇包圍,并登上漁船檢查,要求漁船收網離開。
該署獲報后,立即指派于該海域執行護漁任務的“謀星艦”(800噸級),并加派“10001”及“10023”號兩艘100噸級巡防艇趕往處理。期間,“海巡署”曾以無線電、衛星電話與“名洋號”多次聯系,但均無法聯系上。
傍晚7點45分,“謀星艦”抵達現場后,以300米的近距離保護“名洋號”的作業安全,當時日本兩艘巡防艦就在附近約500米海域外監視,互相對峙。一直到傍晚7點40分,“名洋號”完成作業收網返航,由“謀星艦”護航離開,而日本巡防艦還一路監視,并仍留守現場。
臺漁民海上遭追逐
臺日漁業談判即將于本月29日在東京舉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昨天呼吁漁民“支持政府立場,配合遵守在暫定執法線內作業秩序,避免在談判期間讓日方有借口損及臺灣談判立場”。同時,漁業署也透過“外交部”要求日方,其公務船在會談前執法時應更有所節制,以維護良好談判氣氛。
盡管臺灣“海巡署”秉持“不沖突、不退讓”原則,竭力想創造“良好談判”,但日本方面卻并不會如此“理性克制”。據臺灣漁民反映,日本最近加強了對釣魚島的守衛。
據“名洋號”船主蔡吉祥在返回臺北后向臺灣媒體透露,日本派有兩艘海上保安廳艦艇在釣魚島12海里范圍把守,一旦闖入就會登船抓人。
蔡吉祥說,他當時絕對遵守“日臺暫定執法線”,沒有進入釣魚臺12海里海域,是因為魚網被海流帶至這處海域,才引來日方追趕,并登船檢查。
蔡吉祥指出,他21日深夜11點出港作業,次日上午7點多抵達釣魚臺附近13海里水域,雖然日方有兩艘海上保安廳艦艇在12海里范圍,但他還是下網捕魚。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但在12點左右,魚網卻漂到12海里范圍之內,當時日方艦艇立即派一艘小艇靠近。
他說,由于當時不知道發生什么情況,所以他放下魚網,開船就跑;結果,日方大小兩艘艦艇見狀就追上來,并在漁船的船頭交叉行駛,一個多小時后,他的漁船引擎故障停船,日方派出小艇靠上來,4名日方人員登船。
日方人員先以漢語問他是不是南方澳船,蔡吉祥回答“不是”,蔡吉祥又接著指出,由于船上剛好有漁工會說簡單的日文,再搭配手勢、畫圖及寫漢文。日方大概意思是,不允許他再靠近1海里,否則要將他抓起來。
宜蘭縣延繩釣漁業協會理事長林光輝也抱怨說,以前到日本避臺風很寬松,現在要求避風得先通報船員名字,還要報關行辦手續,且必須等到臺風很嚴重時才能進港避風,很不合理。漁民接連遭日本巡防艇驅趕、發警告書,因而怨聲連連。
臺漁民被拒談判門外
臺灣漁業署指出,對于臺日漁業談判會堅持釣魚臺主權的立場,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雙方重疊經濟水域未劃界前,相關方面應就重疊經濟水域的漁業資源養護及管理利用進行磋商,因此要求日方在漁業會談未有結果前,日方公務船不得在暫定執法線內干擾臺灣漁民作業。
“漁業署”秘書長郭慶老最近被“農委會”主任李金龍派任駐日,將于24日上任,專門處理中日漁事糾紛。此人曾在日本東京大學獲得水產學博士,會講日語,又精通漁業。
但針對臺灣漁民要求派代表參與會談,卻被日方以“時間匆促、籌備不及”為借口回絕。
臺灣“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十九日曾指出,已向日方表達9項期望,希望早日獲得日方正面回應,以務實原則擱置爭議,解決漁業管理問題;如果這次漁業談判無法得到滿意解決,雙方可再尋求第十六次或第十七次的磋商談判,希望各界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