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美國當地時間27日下午4時,在美國國會,美國眾院議長砸下重錘,宣布以255對168票通過旨在對中國商品征收反補貼稅的《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 對于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議員英格利希來說,數年來不折不饒地推動這一針對中國的貿易法案,
在這一刻他終于可以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盡管他心里很清楚,這個經過二度“闖關”才獲通過、并且與美國會兩黨之爭糾纏不清的法案最終也許只是一個“假貨”。 反復提中國貿易提案 至少早在2003年,英格利希就開始不斷提出有關中國的貿易提案。在他的提案中,先是迫使中國執行貿易協定,然后是要求指控中國操縱匯率,并以此為由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 在本會期,英格利希又繼續重復這項差事。他先是在6月21日提出,要求財政部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審查,如果證明中國操縱匯率,將對中國商品全面征收關稅。7月14日,他又提出一個內容廣泛的綜合性方案,即《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要求擴大反補貼法的適用范圍,使之可以應用到中國等“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商品。 過激原為“留名” 根據立法程序規定,英格利希的法案最終要成為正式立法,還需在參院獲得通過,并需要獲得總統簽署。不過,參院民主黨領袖里德當天已經對此潑下一盆冷水。他說,參院方面沒有任何跡象會推動這一立法,因此這個法案不太可能成為立法,只能是個“假貨”。 卡內基基金會的中國經濟專家蓋保德相信,其實白宮并不希望通過這個法案。議員們也知道他們的很多法案最終都不會成為真正的立法,這反而鼓勵他們提出一些過頭的提案,發表一些激烈言論,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留下自己的記錄,并且爭取政治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