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曾文瓊 實習生嚴鏵 通訊員羅穗)
“民以食為天”的廣東人在“毒白酒”、“私宰肉”頻發的今天愈發缺乏安全感。對此,廣東推出全新的食品安全責任制,以保障老百姓的“進口”安全。記者獲悉,廣東省前日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的通知》(下稱《通知》),首次明確了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總
負責,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
省政府辦公廳前日下發的《通知》中明確規定,食品安全工作職責被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各級政府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對本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第二個層面,是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管理;第三個層面,是各級經貿、農業、衛生、工商、海洋漁業、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海關、檢疫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此外,《通知》強調,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分別對本地區、本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而至于分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負責人,則是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人,并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負分管領導責任。
考核弄虛作假追究相關責任
按《通知》要求,省政府將不定期對各地級以上市政府、有關部門及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人進行考核,具體考核工作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實施。
《通知》中指出,如果相關責任人違反規定不履行法定職責,或履行法定職責不當,造成嚴重后果的;或在考核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越權瀆職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或法律責任。觸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將于近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省各地級以上市、省各有關部門也將逐級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相關新聞 明確分工告別多頭執法
本報訊 (記者田霜月 實習生司馬連竹)
假劣食品竟是證照齊全,曾獲“質量信得過”稱號的企業生產的!省人大代表俞雪花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此種“怪現象”的癥結——監管部門職能交叉,多頭執法。對此,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答復表示,日前廣東已對各部門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多頭執法有望得到緩解。
據介紹,今年5月下旬,省編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我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主要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衛生許可和日常的衛生監管。原來由衛生部門承擔的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監部門。
據透露,目前國家的《食品安全法》正在征求意見,如果順利通過的,整個食品安全監管的體制將由“分段監管”變為“政府授權某一部門監管”,這樣多頭執法的問題將會得到徹底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