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記者 魏黎明)
廣東將開展9年義務教育全免費試點工作,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正在進行全省義務教育全免費調研工作,目前已經制定出幾套實施方案。廣東需為此付出60多億元,將首先在5個縣試點。昨天,記者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會上了解到這些信息。參與審議的委員普遍表示,贊成首先對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
。
全省全免書雜費需60億
昨天上午,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對省財政廳所作的關于廣東省2004年省級決算草案的報告等,進行分組審議,有關9年義務教育全免費的話題引起委員們的關注。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湯維英首先詢問,廣東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到底需要多少錢?列席會議的省財政廳工作人員回答說,目前初步測算需要付出60多個億。由于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已經免收,這60多個億主要是免收書雜費的支出費用。
據介紹,目前,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正在對全省范圍開展9年義務教育全免費進行調研,已經制定出幾套方案,將上報省政府批準,其中有的方案是先從貧困縣著手,有的是先在50個農村縣開展。這60多個億的支出,是對全省戶籍人口而言,未包括非戶籍人口子女就學。
計劃在5個縣先行試點
據省財政工作人員介紹,計劃今年先在5個縣開展試點工作,但他沒有透露具體的縣名。
而日前,省發改委副主任李妙娟向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作有關報告時表示,今年下半年將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具體做法是,鞏固提高普及9年義務教育,突出抓好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繼續推進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積極穩妥開展全免費義務教育試點。
昨天參與審議的委員們普遍表示,如果開展全省范圍的全免費有困難,贊成首先對農村的義務教育實行全免費。
百萬困難學童已全免費
此次會議上,省財政廳廳長劉昆作2004年省級決算草案報告時也表示,去年省級教育支出完成59.41億元,為年度預算55.67億元的106.72%。其中,安排專項資金4.08億元,補助全省農村人均年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難家庭子女免收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使全省103萬名農村困難學生受惠。
此外,還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補助困難地區約500所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安排專款3.552億元,對第三批1184所老區、山區農村小學進行改造,經過前后三年的校舍改造,已基本完成這些地區教學危房的改建任務,極大改善了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
今年,還將安排省級凈結余的1.87億元,全部用在農村教育方面。其中,安排1億元補助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山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活設施和教學設備改造工程,安排0.87億元補助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高中階段教育。
背景資料 2002年廣東實施一費制
2002年7月11日,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財政廳下發《關于我省中小學收費全面實行“一費制”的通知》,其中規定:
小學、初中的書雜費,實行省定項目、最高限價,縣以上人民政府定具體標準的管理體制。省根據各地的實際,分三類地區制定各類小學、初中書雜費標準的最高限價。廣州、深圳兩市的中小學收費實行省定項目、市定標準的管理體制。
2004年11月5日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財政廳下發《關于調整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收費管理政策的通知》,其中規定:
從2005年春季起,擴大了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收費標準審批權的下放范圍:除廣州、深圳2市外,增加珠海、汕頭、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等6市。上述8市中小學的收費管理體制執行“省定收費項目,市定收費標準”的管理體制。
其他屬二類、三類地區的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等13市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收費,改為“省定收費項目、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市定具體收費標準”的管理體制,即允許上下浮動20%。
注明:以上兩表是2002年,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財政廳所出臺的有關通知中制定的收費標準。從今年春季開學起,一類6個城市自行制定收費標準,二、三類13城市實施“省定收費項目、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市定具體收費標準”的管理體制,即允許上下浮動20%(農村學校不上浮)。
編輯點評 讓義務教育真正實至名歸
臥槽馬
昨天,從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傳來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廣東今年將開展9年義務教育全免費試點工作,有關部門已經制定出幾套實施方案,將首先在5個縣試點。
筆者之所以將這個新聞用“令人振奮”這個詞來形容,當然是因為這個新舉措所顯示出的重要意義。盡管這個9年義務教育全免費只是在5個縣試點,離在全省推廣還有段距離,但這絕對是個良好的開端。最重要的是,這在讓大量困難家庭子女減少失學威脅的同時,讓義務教育回歸其本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讓政府進一步明確了在義務教育方面該承擔的職責,那就是,政府才是義務教育投入者、供給者。
何謂義務教育?最直白的理解,不就是免費接受教育么?這已經是寫進國家“義務教育法”中的,但現實的情況是,義務教育已被我們的教育實踐給搞得模糊不清,人所難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更耳熟能詳的一個口號是: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在這個看似冠冕堂皇的口號中,本來應由政府供給投入的義務教育,變成了由人民辦,結果是,教育部門巧立名目亂收費,讓義務教育名存實亡,成了赤裸裸的收費教育;義務教育不義務的結果是,讓大量困難家庭子女承受不起,中途輟學。
國家發展取決于教育發展,教育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正是基于這個理念,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有170多個國家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這中間不僅有發達國家,也包括很多并不富裕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中國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逐步推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可以說正當其時,也是理所當然的。此舉,必將給廣東的未來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當然,我們在歡呼全免費義務教育在廣東開始推行時,也應警惕全免費有可能帶來的種種問題,如義務教育劣質化,這同樣也會讓義務教育走進另一條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