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市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審工作會議日前結束。43位評委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共評出一等獎6項、二等獎29項、三等獎85項。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此次榮獲一等獎的成果是:中國海洋大學于謹凱教授所著的《資本
流動與民間投資發展》;青島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劉明君主編的《區域經濟與工業轉型》;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鄒川寧所著的《民事強制執行基本問題研究》;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尹煥三教授等所著的《村民自治面臨的社會焦點問題透析》;青島大學唐致卿教授所著的《近代山東農村社會經濟研究》;青島大學張蕓副教授所著的《別求新聲于異邦———魯迅與西方文化》。
本次評審共受理申報參評成果309項,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著作類成果67項,論文類成果218項,應用對策類成果24項。今年申報的成果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突出,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創新性、原創性、學術含量高的研究成果。二是應用對策類成果數量有了較大增長,有不少成果直接進入了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決策。三是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得到拓展和深化,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結合的趨勢更加明顯。四是中青年學者的成果占相當大的比重,說明我市社科事業后備力量充足,一大批有成就的理論工作者正在成長起來。
在這次評獎中,一批深入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優秀成果,一批深入研究各學科基礎理論、各領域實踐問題的優秀成果,一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思考和科學回答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優秀成果,一批在本領域有創新,對某些問題的研究有獨到科學見解的成果脫穎而出。(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