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25日晚,在北京大學33號宿舍樓,一男生從5樓宿舍的陽臺墜地身亡。據了解,在此前的3個月零3天里,這已是北大發生的第3起學生墜樓身亡事件(7月27日《新京報》)。 事件發生后,在該校的BBS上一封帖子稱,“祝這位同學一路走好,并祈求類似的事情不要再次發生
”。大學生自殺,這對于個人和家庭是一種悲劇,對社會也是極大的損失。因此,祈求類似的事情不要再次發生,不但是某個人的心愿,更是天下所有人的祈求。筆者認為,任何一個大學生的自殺個案,都不應成為“熱點話題”。 應該看到,由于就業、競爭等壓力所帶來的心理焦慮和扭曲,是目前高校大學生正面臨的一個問題。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大學生非常容易受外界尤其是主流新聞媒體報道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一個人自殺平均會使6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受影響。大學生自殺,對于本校園內學生的心理刺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力求這種刺激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應該是能做到的。近年來全球自殺率增加。據統計,目前每年全球約有100萬人自殺,日本超過3萬,我國的自殺人數20多萬,自殺率處于平均水平。由于競爭壓力不斷升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自殺不可能絕對避免的。 筆者認為,我們應盡快開展心理咨詢等,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劇發生。我們更應牢記:自殺是一種具備傳染性的現象。因此,我們應力避對任何一個自殺個案“津津樂道”,從而為預防自殺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石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