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東服務名牌評價工作今日在全省正式啟動,我省實施服務名牌戰略也清晰地勾勒出來:從2005至2010年,5年間山東將在全省各服務行業中培育30個在全國叫得響的服務名牌。
記者從今天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服務名牌研討會議上了解到,這次服務名牌評價活動在全國尚屬首例,首批涉及交通運輸、通信、商業零
售、餐飲、工業企業售后服務等13個領域。
記者了解到,目前山東服務業已經涌現出一批服務品牌,如海爾集團售后服務“真誠到永遠”、青島交運“情滿旅途”、青京列車“海之情”、青島電信“情傳萬家”、“愛心大姐”下崗女工服務社、濟南銀座購物、三聯家電、凈雅餐飲等。但從總體上講,我省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據統計,2004年,我省服務業增加值約5000億元,比廣東少900億元,比江蘇少400億元。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總質量師王光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省培育服務名牌,當務之急是制定服務行業評定標準。截至目前,全國共有84項評定服務行業服務質量的標準,我省僅占4個,而上海、江蘇等沿海省市均達20個以上,差距不言而喻。
省政府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叢大鳴認為,培育服務名牌對山東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對GDP的貢獻率以及拉動就業,均具有重要意義。據我省近10年的統計數字表明,山東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可新增就業人員100萬人。
會上,省質監局公開發布了《山東省服務名牌評價通則》,確定了以顧客感知服務質量評價為主,兼顧效益評價和發展評價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發布了部分地方服務行業標準,如《照相業服務質量及等級評定》、《商業零售業態》、《物業服務質量規范》、《連鎖商業零售業商品質量管理規范》等,青島、濟南、泰安確定為首批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另外,美容美發服務等其他一些行業標準,正在制訂中。(記者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