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武漢一居民未經批準擅自加高房屋,妨礙了鄰里的采光、通風和通行,城管部門接到舉報后沒有充分履行職能,結果被三市民告上法庭。漢陽區法院日前一審判令區城管執法局依法履行法定管理職責,保障居民采光權(7月25日《珠江晚報》)。 “采光區”屬于“
公共領域”,在“公共領域”里加高房屋,到底算不算侵占他人“領空”?“物權法”對這一領域具體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因此有些居民就在自己的屋頂上加高房屋,以為并不違法。但是,這樣做就妨礙了鄰里的采光、通風和通行等,從法的角度來講,“采光權”其實也是“物權”。 按道理講,物權法草案也應對“采光區”作出具體規定才是,不要讓它總是處于模糊地帶,遇上問題才來“糾纏”誰是誰非,既便法律對所“糾纏”的問題能做出公平的判決,或者能拿出妥善的解決辦法,也不等于解決了“采光權”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種事情將繼續“糾纏”下去并將說不清楚。 比如,武漢這起案件,法院判決區城管執法局敗訴這是應該的,但是“采光權”的歸屬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該案法院的判決本身也是“野蠻判決”,因為依據不充分,單從城管執法局必須依法履行法定管理職責,保障居民采光權這點來判決,成立是成立,未免存在模糊。 一般來說,居民之所以未經批準就擅自改建加高房屋,原因不外有二:第一就是對“采光權”的不熟悉,這不能完全怪罪居民;第二就是不少居民都存在愛“占便宜”的心理,其實無論怎么講,這都是不應該的。至于城管執法局行政“不作為”等問題,直接要拷問的就不只是城管執法局,這一點以上已有論述,不必再說,但城管執法局首當其沖也是應該的。盧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