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傅學軍 攝) |
翻開歷年來青島經濟發展的
臺賬,一個新的亮點在經濟增速一欄中躍然而出:今年上半年,青島經濟發展在外部環境并不如以往寬松的條件下,創造出了17%%這個11年來的最高增速,比上半年全國經濟平均增速高7.5個百分點。這個17%%的11年新高預示著,青島加快發展的潛力正在迸發,龍頭帶動作用的能量正在釋放
工業是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
市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有關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98.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增幅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是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4.31億元,同比增長1.0%;第二產業增加值695.59億元,同比增長20.0%;第三產業增加值428.57億元,同比增長15%。
青島上半年一、二、三產業發展情況表明,第二產業總量最多,發展最快,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最大。工業經濟是第二產業的主力軍,增加值占第二產業90%以上的比重。青島工業上半年的強勁增長表明,工業經濟已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在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產的推動下,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4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3%,在全市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繼續提高,已達到50%以上。工業的強勁發展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一是一批新的工業項目建成投產。隨著海爾膠南工業園、浦項不銹鋼、樂金浪潮數字通信和太平貨柜等一批工業新項目投達產,直接提高了工業的生產能力。二是四大工業基地、六大產業集群成長壯大。上半年,青島四大工業基地實現增加值234.29億元,同比增長24.3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43.4%。六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192.83億元,同比增長26.35%。三是五市一區(城陽)完成工業增加值303.81億元,同比增長44.6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6.2%,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主力軍。同時,上半年工業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重工業比重首次超過輕工業,輕重工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49.7:50.3。
農業服務業為增長鋪平道路
作為第一產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據市統計局介紹,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支農力度,全年財政將投入6154萬元用于種糧“直補”,標準由去年畝均14元提高到16元;同時從今年夏征期開始,全面停征農業稅。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短期貸款中用于農業的貸款91.68億元,比年初增加9.18億元。這些做法,使上半年的青島農業經濟充分發揮了基礎作用,實現了糧食增產和農業增效。
今年,我市小麥播種面積達到384.61萬畝,比去年增長21.7%;畝產399公斤,比去年減少3.2%;但由于面積增加,總產量達到153.55萬噸,比去年增長18.0%,是1998年以來的第二個高產年。畜牧業穩定發展。上半年,全市肉類總產量達到42.99萬噸,同比增長2.7%;蛋類總產量17.62萬噸,同比增長0.8%;奶類總產量23.49萬噸,同比增長15.1%。漁業生產結構調整優化。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為58.64萬噸,同比減少2.4%,但漁業增加值仍保持了增長態勢。
從經濟運行情況看,作為第三產業的現代服務業,今年以來緊隨工業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完成增加值428.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同比加快3.5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由去年同期的下降5%轉為增長18%;其他服務業增長14.4%,比去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青島會展經濟發展如火如荼,上半年,會展中心共舉辦會展24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以上。
港口旅游海洋特色經濟提速
港口、旅游、海洋是我市三大特色經濟。今年上半年,三大特色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其中港口經濟自“三國四方”合資經營前灣集裝箱碼頭以來,青島港集裝箱運輸新增4條歐洲線和美洲線遠洋干線,集裝箱航線已達14條,極大地提高了青島港在中國北方港口中的競爭力,奠定了青島港區域性樞紐大港的雛形。上半年,港口吞吐量917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3%;集裝箱吞吐量30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4.33%,進入自2003年9月份以來又一個高速增長期。
旅游經濟又有新突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1012.44萬人次,旅游收入87.6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0%。其中“五一”黃金周,國內來青旅游人數達138.15萬人次,同比增長10.21%;國內旅游收入實現13.77億元,同比增長16.93%。
在海洋藥物進一步研究開發、海產品加工能力進一步提高和海洋資源進一步開發的帶動下,青島海洋經濟發展日益加快,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出口大增凸顯外向型經濟威力
在全市經濟中,外貿出口占相當大的比重。上半年青島出口大增情況顯示,青島外貿出口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外貿增長方式有了明顯轉變。
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不含中央、省公司)140.6億美元,其中出口82.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5%。
出口結構優化和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明顯標志是,一般貿易出口、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私營企業出口增長迅速。上半年,全市一般貿易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45.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1.3個百分點,高于加工貿易出口增幅17.5個百分點。從大類商品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1.8%和39.1%,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從經營主體看,私營企業上半年實現出口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94.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9.9個百分點,占全市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2.6%提高到14.5%。
三方面反映經濟運行質量提高
財政收支穩定增長,企業效益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增長較快,把市統計局發布的這三個方面的數據連在一起,得出的答案就是,青島經濟運行質量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3%。其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同比分別增長24.3%、34.8%、25%和6.7%。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7.1%,比去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1.05億元,同比增長22.1%。其中行政事業費類增長21.7%,社會保障性支出增長29.3%,農業支出增長20.5%。
上半年,全市工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93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8%;實現利稅總額110.4億元,同比增長21.0%;實現利潤總額52.6億元,同比增長23.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58.7,同比提高13.5個百分點。
受職工增資、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和財產性收入、個體經營凈收入增加的多重拉動,城市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上半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18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7%,增速同比提高4.4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在提高種糧“直補”標準和免征農業稅等惠農政策促進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趨勢。上半年,農民現金收入人均2960元,同比增長13.0%。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0.6%,家庭經營收入增長15.3%,農業收入增長13.2%。
運行環境改善為增長提供保障
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是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今年上半年,青島宏觀景氣指數平穩提升,以及金融規模適度放大、市場物價保持穩定、房地產價格上漲過猛初步得到扼制、就業形勢好轉、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的狀況表明,青島經濟運行環境正在不斷改善,而這,正是經濟增長的有力保障。
反映企業家對宏觀經濟運行看法和信心的兩大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青島企業景氣指數為147.05,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32.17,均處于較高運行區間。
截止到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165.3億元,比年初新增貸款251.8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比去年同期擴大74.03億元(可比口徑)。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1.9%。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2.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從八大類消費看,衣著、居住、食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分別上漲8.6%、5.9%、2.1%和0.8%。
在前幾年上漲迅猛的慣性作用下,青島上半年房地產價格繼續攀升,但從走勢看,急劇上漲的勢頭已得到一定程度扼制。上半年,房屋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漲12.1%,增長速度同比回落兩個百分點,比去年底回落3.1個百分點。
到今年6月底,全市實現城鄉就業15萬人,繼續保持就業人數大于新增失業人數、登記失業率逐步下降的良好態勢。截至6月末,全市實有登記失業人員5.6萬人,登記失業率為2.86%,比去年同期降低0.75個百分點。
至6月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7.4萬人,比年初增加6.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53萬人,比年初增加4.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99萬人,領取失業保險基金的人數為5.2萬人。6月末,全市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1.68萬戶、3.83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07萬戶、5.63萬人。上半年,累計支付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基金2822.6萬元,累計支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265.9萬元。
經濟增長驅動力進一步增強
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除了出口,投資、消費是青島經濟實現17%增長的另外兩大動力,再加上青島發揮開放優勢,加快招商引資,促使青島經濟增長驅動力進一步增強。
今年上半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投資590.8億元,同比增長59.8%。隨著一批重量級項目如海灣大橋北橋位、北汽福田等項目步入施工階段,上半年,全市億元以上項目個數超過去年全年,投資活力逐步顯現。這些投資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結構也日趨優化,為青島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性增長動力。
隨著收入提高,今年以來,青島居民消費能力開始提升,促使城鄉市場日益繁榮活躍。上半年,全市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95.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8%,增速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市場315.3億元,增長18.3%;農村市場80億元,增長11.5%。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467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增幅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606元,同比增長13.7%。
利用外資平穩增長,吸引內資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20.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6%;批準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78個。上半年,全市實際利用內資已完成全年計劃的60.4%,共引進青島市以外企業投資項目873個,合同資金552億元,實際到位內資145億元。其中引進過1億元大項目105個,合同資金351.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1.8億元,分別占全部內資的12.0%、63.6%和35.7%。
三大經濟運行問題要密切關注
今年上半年,青島經濟發展實現了11年來的新突破,下半年要實現新的跨越,必須密切關注、積極研究和應對有可能影響經濟運行的三大問題:一是原油、鐵礦石等基礎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將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影響企業效益;二是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出口退稅欠稅將影響外貿出口和吸引外資;三是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基本抵消了農產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實惠,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等。(本報記者
劉芳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