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1日電 每四個新生嬰孩中就有一個的父母一方是外國人,每五對夫妻就有一對是國際組合。現在,在德國生活的人中至少有1千4百萬人有移民背景。
據《歐洲時報》報道,有關資料顯示,在德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少,移民越來越多。目前,在德國生活著600-700萬外國人,占德國總人口的8%,比前幾年少60萬。與
此同時呈現出另一現象:入籍人員增多,遷入人員減少。在過去5年里,100萬人拿到了德國護照,其中80萬入籍。有20萬嬰兒是在這里出生的,父母是外國人的嬰兒,根據新的移民法拿到了國籍。
資料顯示,外國人為德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歐洲的外國人的平均家庭收入高于德國家庭。外國人自己開業謀生能力也高于德國人。許多移民因為具備至少兩種語言能力,而成為企業的“真正財富”。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巴伐利亞州的警察中有83名外國人。當然,移民在德國國家機關的就業率只有3%,占少數。
鑒于有移民背景居民在德國越來越多,如何使移民一體化成為一個重要話題。一個擁有多種民族,多元文化和多種語言背景的社會必須建立一個與之相適應的能夠促進不同群體融合,團結的機制。
由于每五個居民就有一個外國移民,這一現象波及到德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幼兒園到小學涉及教育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醫院和老人院:到處可以找到多元化對生活的影響,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注意。可以舉兩個老人院的實際例子:由于穆斯林的存在,老人院不能只提供豬肉,在沐浴上也必須同樣考慮到穆斯林的生活習慣。
一體化的任務是長期性的,在一些人口聚集區百分之四十的青年來自移民家庭,這一趨勢在未來還將進一步明顯:文化和宗教的多元化特征將在傳統社會生活中一代比一代更加突顯出來。
針對這一情況,對外國小孩的教育須盡早開始,學前的語言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因為有的外國小孩德語不是母語,在學前必須學習德語這一“第二語言”。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