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懷疑技術職業培訓學校發給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有假,25歲的趙金泉竟然死于非命。最近發生在銀川的這樁命案,引出了背后的800多個“假證”。而接下來的調查卻令人驚奇:“假證”居然不假。 撥開迷霧,違規“異地辦證”問題凸顯。
曝光“假證
”命喪黃泉 2004年10月,趙金泉經過短短幾個月的培訓,就從銀川新華技術職業培訓學校(以下簡稱銀川新華學校)獲得了計算機操作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他拿著證書順利地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然而不久即被公司辭退,原因是網上找不到他的電子檔案。
難道自己花幾千元學費考出來的證書是假冒的?2005年3月29日,趙金泉等6人來到銀川市勞動監察大隊反映情況。在這里,他們了解到了相關政策,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實施辦法》第四條:“凡在本工種連續工作十五年及以上或取得中級《技術等級證書》并在本工種連續工作五年以上,經正規高級工培訓,以及高級技工學校培訓的畢業生,可申報高級技術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
僅僅經過幾個月培訓,趙金泉就獲得了計算機操作高級職業資格證書,這不能不讓人對證件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于是,趙金泉找學校領導“理論”此事。與學校多次交涉無果,2005年4月,趙金泉找了當地的一家媒體,將學校辦“假證”一事曝光。許多同學聽說自己辛辛苦苦努力換來的證書竟然是假冒的,紛紛要求學校退證還錢。
學校法人代表李健和校長李艷梅惱羞成怒,竟雇傭兩名陜西無業人員傷害趙金泉。5月6日中午,兩人將趙金泉誘騙到銀川市興慶區紅花鄉一招待所內,用匕首連刺數刀后逃離。趙金泉經搶救無效死亡。
違規辦證浮出水面
命案發生后,銀川市公安機關刑事拘留了李健和李艷梅,兩人很快供述了他們雇人報復趙金泉的犯罪事實。
命案也引起了市勞動監察部門的關注。調查發現,銀川新華學校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卻并非假造,但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西安市新華職業技術學校在西安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辦理的。違規異地辦證問題浮出水面。
2005年5月,銀川市勞動部門和公安局組成聯合調查組,赴西安進行調查。在負責發放職業資格證書的西安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調查人員通過檢索電腦了解到,西安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僅2004年以后就已經向859名寧夏籍學生頒發了職業資格證書,其中西安市新華學校所在的雁塔區職業技術鑒定站向銀川新華學校畢業學員發放職業資格證書800份左右。
銀川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明確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綜合管理本地區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西安市各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站)對在銀川市進行培訓的學員進行考核鑒定并頒發證件,違反了屬地管轄原則。2003年底后,西安雁塔區職業技術鑒定站甚至在明知違規的情況下,還派出工作人員、考核員到銀川對新華技術培訓學校的學員進行鑒定,發放證件。
據了解,西安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鑒定并頒發職業資格證書的收費標準是,初級100元,中級150元,高級300元,但銀川市新華學校實際向學員收取的費用卻為中級600元或800元,高級1400元。利益驅動,無疑是從違規發展到犯罪的最大誘因。
違規必然導致混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在發放環節存在諸多不規范之處,特別是初、中級證書更是“寬進寬出”。
記者從西安市勞動部門了解到,辦理職業資格證書的程序是首先由學校提出考試申請,勞動部門審批同意后發出考卷,學校組織考試并報送成績,勞動部門審批合格后再頒發相應證書。
西安市勞動局就業培訓處處長李福忠說,西安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負責資格證書發放的只有6人,而去年一年的發證量就達到了5萬多份。他說:“現在都是這么辦證的。”
對于這一問題,西安市雁塔區職業技術鑒定站負責人王艷辯解說,我國目前技工缺口較大,如果按正常程序走的話,每年培養的技工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各地往往放寬條件,讓一些職業學校學生提前拿到初、中級證,以緩解目前技工短缺的問題。
“證出多門”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據李福忠介紹,雖然按規定省廳對于各地市勞動部門只有指導協調權,但是陜西省勞動廳有關部門近年來也大張旗鼓地在西安市發證。2004年整個西安市共發放各類職業資格證書10萬多份,其中西安市勞動部門發放的只有5.2萬份,其余的5萬多份都是省廳有關部門發放的。這次事件中受害者趙金泉獲得的計算機操作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就是由陜西職業教育技術鑒定站發放的。
趙金泉命案給當前的職業資格證書發放敲響了警鐘。有關專家指出,違規必然導致混亂,具有權威性的各類證書是絕對不應該“市場化”的。新華社記者孟昭麗石志勇(新華社銀川7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