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央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算總賬,顯然是合算的。落實在具體行動中,老百姓會算這樣的賬:購買節能住宅對我的居住成本有什么影響?房地產商也會算賬:開發節能住宅會增加多少建造成本? 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宋春華說,發展
節能省地型住宅不是提高了居住成本,總體上是降低了居住成本。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要樹立全壽命成本概念。 他說,全壽命成本,包括初期即一次性建造成本和消費期的消耗、維護運行成本。
大多數消費者往往只關注購房時的總房價,而沒有計算分落在“使用年”上的價格是多少。“節能省地型”住宅應該是集成大量實用技術、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住宅,是綜合性能較好的長生命周期的安全耐用的住宅,較之因性能和質量差、運行費用高而不得不拆除的短壽命住宅,分攤在每個使用年的購房成本,還是要降低的。
就初期建造成本與消費期消耗、維護運行成本相比較而言,人們往往忽視后者。在漫長的消費過程中,運行成本是很可觀的。美國的經驗是“初期成本”只占到生命周期成本的5%至10%,而運營和維護成本占到60%至80%。對于品質好、消耗低、維護省的長壽命住宅來說,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
南京鋒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勇說,北京鋒尚國際公寓采用新型系統化住宅節能技術,住宅節能超過了北京節能65%的要求。
史勇說,目前鋒尚成套做法的成本約在每平方米建筑面積650元左右,看起來還比較高,但是減去普通節能要求的投入和設備減少部分,綜合造價在每平方米300元左右,而且它所具有的更優良的節能效果和較高的健康舒適水平對居住者帶來的好處是不可低估的。例如,冬季采暖20攝氏度的費用僅每平方米10元,是北京市規定的燃氣集中供暖收費的三分之一。
那么,節能技術是否只能運用到房地產高
端項目呢?大連“大有恬園”項目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普通商品住宅同樣能
做到節能。
據介紹,“大有恬園”建設成本2522元/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2947元/平方米,全裝修住宅平均價格3350元/平方米,開發利潤14%左右。經項目投資分析可清楚看到:運用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建造的中低價位住宅,既能基本保證開發的利潤,又在成本增加不高的情況下,達到“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環保”的要求。
建設部調研組有關負責人說,實踐證明,只要采取經濟實用、切合實際的節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節能投資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成本,約為80~120元/平方米,一般可以通過產生的節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由于能源費用要高得多,盡管單位建筑面積節能投資會高一些,其節能效益會更為顯著。
還要看到,由于建筑能耗減少,采暖空調照明負荷相應減少,因而所需設備容量減小,新建建筑可以減少這部分初始投資,改造既有建筑則可將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負荷移用于其他建筑。在節能50%的情況下,設備容量相應減少50%,可見建筑節能的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
不可否認的是,從短期看,節能會帶來一定成本的增加。因此,這就要國家出臺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鼓勵支持節能住宅的開發建設。新華社記者杜宇(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