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邁入新階段,百尺竿頭咋跨越?全省科學發展情況第二次交流現場會后,我省各地站在新的起點上,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實際理思路,高點定位求突破,大家把發展的著力點不約而同定在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再創競爭新優勢上。
“大調整大發展,不調整不發展。”這是資源型老工業城市棗莊的切身體會。由于傳統資
源型產業比重偏高,煤炭、水泥兩大產品價格高低幾乎成了全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為了突破這一瓶頸,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棗莊市把推進城市經濟轉型作為重大戰略措施,引導各級著力實施觀念、產業、產品、資源和市場、體制、機制、政府職能“七個轉變”,向結構調整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勁;在工業結構調整上注重發揮國家煤化工研究中心坐落在棗莊的優勢,搞好煤的液化、焦化、氣化,拉長產業鏈,全力推進能源、建材、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設。目前魯南煤化工基地已擁有國家“863”項目3項,投資27億元的醋酸項目已建成投產,投資9.8億元的魯化原料及動力結構調整項目、投資21億元的鳳凰大化肥項目即將動工;貝萊得空調、超導電纜、海宏電子等一批新興高新技術產業群正在崛起。
大項目、大產業、大集群的集聚程度,特別是骨干龍頭企業在國內外市場所占位次,既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牛鼻子”,更是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濱州市通過深入開展“各地大發展,濱州怎么辦?”大討論,全力強化這一認識,把結構調整的著力點進一步明確為集中培植家紡服裝,油鹽化工、生物工程等九大產業集群,特別是把做大做強產業“航母”放在首要位置。在市、縣兩級引導扶持下,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魏橋創業集團,近期將投資70億元建設高檔印染服裝項目,投產后可增加就業崗位4.5萬個,年增加產值150億元、利稅22億元。連續三年規模、品種、效益穩居全國第一的西王集團正在實施的系列技改項目完成后,口服葡萄糖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到1/3。
產業鏈條長短直接關系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著眼于此,萊蕪市近兩年圍繞鋼鐵陸續培植起泰達車庫等10多個投資過億元的鋼鐵深加工大項目,使全市鋼鐵產業鏈上的規模企業達到77家,初步形成以型帶特材、汽車配件、環保機械、粉末冶金為鏈條的鋼鐵產業體系。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該市進一步梳理明確了結構調整的這一重點,提出圍繞建設“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和“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兩大目標,一方面全方位服務好萊鋼這個龍頭,確保其今年鋼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H型鋼、鋼結構和粉末冶金加工基地,并躋身全國鋼鐵企業十強;另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全力延伸鋼鐵產業鏈條,打造鋼鐵產業集群,特別是集中扶持泰鋼5年內投資上百億元發展帶鋼、冷軋薄板等深加工項目,打造中寬帶生產加工基地。
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力度決定著區域經濟的內在活力。正是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近幾年德州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目前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上繳稅金占地方財政收入、從業人員占城鎮就業人數的比重都已接近80%;去年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利稅增長42.9%。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該市把發展民營經濟與外經外貿、高新技術結合起來統籌發展,決定于近期開展“百日招商會戰”,借足外力激活內力,保證全年工業投入不少于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000家;今明兩年在新能源、生物制藥等十大高新技術領域投入535億元,藉此提升民營經濟的規模、技術含量和外向度。
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既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點,更是一個企業、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濰坊市著眼于此,召開一系列會議詳細研究制定進一步完善政府支持、企業主導、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扶持政策和具體措施,明確要求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都要建立科研開發機構,并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這些政策措施有力調動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目前我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0升、12升大功率歐Ⅲ發動機,已由濰柴動力完成樣機試制;通過技術創新規模連續翻番的福田重工今年還將動工建設占地16000平方米的研發基地,爭創國家級技術中心。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既需借助內力更需巧借外力。全省科學發展現場會后,威海市迅速出臺了《關于加快骨干企業膨脹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增加產品核心競爭力。榮成市決定將財政支出不低于1.6%的資金用于扶持重點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文登市設立了8000萬元的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另一方面市里決定,引導當地企業瞄準國內外工業巨子掛優靠強,依托他們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目前已有天潤曲軸、成山輪胎、華力電機等120多種“威海造”嫁身“豪門”,萬豐奧威和乳山雙連近日還通過這一辦法,分別把產品打入法國雪鐵龍和美國天合等世界500強企業。□記者 贠瑞虎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