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處分官員低調行事
作為2004年阜陽“假撤職事件”的當事人,徐學順時任太和縣工商局長,面對記者的詢問,說了實話:經縣工商局黨組集體研究,出臺了那份“站不住腳”、只上報給國務院調查組的處理決定,“這也是迫于形勢。”
隨后,徐被撤職。
在一些人看來,徐學
順被罷免不是因為他欺騙國務院調查組,而是因為面對記者,他說了真話。
《望東方周刊》記者輾轉聯系到了被免職的徐學順。他不愿意接受采訪,只是表示,“自己認為當初工作干得很好,自己沒有錯,是冤枉的。”之后,記者再撥打手機,他不再接聽。
徐學順只是風波中受到牽連的官員之一。在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問責過程中,包括阜陽市市長劉慶強在內的14名地方主要官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分。
時任阜陽市政府副市長的馬明業受“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并責令辭職”。據媒體當時的報道,馬明業當時的表態是“就在家里看書學習,想要過一段平靜的日子”。
據阜陽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辭去副市長職務之后,馬明業在市政府督導組擔任組長。“實際上也就是退居二線了,”一位熟悉阜陽官場的人士告訴記者。
嚴偉說,整個2004年,阜陽衛生系統幾乎都在反思劣質奶粉案的教訓,被“責令辭職”的阜陽市衛生局副局長丁麗玲目前在衛生局內從事事務性工作,“工作做得不錯,但是很低調。”
在事件中,阜陽市質監局曾經被指責為“不作為”,市質監局局長受到行政警告處分,副局長被行政記過處分,下屬潁州分局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分別受到強制辭職和撤職的處理。
阜陽市質監局辦公室郭主任告訴《望東方周刊》,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質監局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在劣質奶粉事件之后,他們已經吸取教訓,與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定期舉行聯合檢查,對全市的食品衛生企業實行網絡化管理。
在2004年的劣質奶粉事件中,面對蜂擁而至的全國媒體,阜陽相關部門的“消息封鎖”曾經飽受指責。
一年之后,劣質奶粉受害嬰兒悅悅的親屬告訴《望東方周刊》,一些官員曾經找過他們,讓他們不要再和媒體聯系,別再給政府臉上“抹黑”。而張林偉則告訴記者,當初一些官員曾經到他家里,把媒體留給他的名片都要去了,不讓他再和外面聯系。
“不過,我早有準備,抄了好幾份。”張林偉說。
阜陽假撤職事件
2004年6月22日,新華社發表文章《陽奉陰違為哪般》披露,阜陽市太和縣因劣質奶粉事件被撤職開除人員仍在上班,被采訪的太和縣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學順說,經縣工商局黨組集體研究,出臺了那份“站不住腳”、只上報給國務院調查組的處理決定,“這也是迫于形勢,迫于縣里的壓力”。
這一報道立即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關注,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之后,安徽省監察廳、阜陽市工商局分別組織人馬進駐太和縣。6月24日,處理結果公之于眾,51歲的太和縣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學順因未執行劣質奶粉事件的處理決定被“雙撤”(撤銷黨內和行政職務)。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