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省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工作會議和市委工作會議召開后,膠南市按照“站在高起點、瞄準大目標、實現新跨越”的要求,在統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進一步統一思想,對照先進找差距,確定了更高的發展目標。
去年,膠南市圍繞
建設青島西海岸都市新區的目標定位,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狠抓重大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和產業集群“三大亮點”,突破縣域經濟發展框架模式,一批重大項目實現歷史性突破:引進了東海藥業等46個高新技術項目,66個項目列入青島市和國家科技發展計劃。隨著大項目建設的如火如荼,膠南已具備了成為山東省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青島西海岸海藻化工和微生態領域藥物研發基地的條件。
通過實施16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積極推進骨干企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膠南的橡膠輪胎、機械制造、食品與藥物、船舶和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群,共帶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0家,使總數達到412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有40家。
工業已經成為膠南的優勢所在,也是實現膠南市又快又好發展的產業支撐。膠南市委書記張大勇說,戰勝挑戰,工業是關鍵。就膠南而言,應該發揮工業比較優勢,抓住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機遇,引導企業經營者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引導他們立大志、創大業,進行“二次創業”,從而加快企業規模膨脹和實力提升。
為此,膠南市把思想定位到新的更高起點上,按照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又快又好更高水平發展的要求,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新一輪振興藍圖。
在產業發展上,膠南市提出堅定不移地抓好大項目、高新技術和產業集群“三大亮點”,特別抓好重大項目。除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外,還將突出抓好投資10億元以上、產能100億元以上的項目。加快推動骨干企業對內、對外合資合作。此外,膠南市還將通過嫁接改造、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加緊雙星、明月、瑯琊臺、海王紙業等骨干企業在談項目推進步伐,實現企業規模擴張。并通過培育培植、招商引資、產業轉化等方式,重點突破生物制藥、電子信息、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在城市建設上,膠南市提出立足高起點,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和支撐能力。膠南市正在落實的大項目規模空前,而目前的城市承載能力存在一定不足。為此膠南市提出,必須突破常規理念和做法,適應大項目建設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支撐力。下一步該市將高標準抓好規劃區內近200個村的建設和管理,使群眾的生存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質量得到可持續提高,收入水平得到快速增長,突出海濱生態旅游城市特色,高標準、高起點做好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優化城市結構和布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膨脹城市規模,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把膠南市建設成為一個有特色、有品位、相和諧、現代化的“青島西海岸都市新區”。
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膠南市提出要著力打造高起點發展的平臺,站在高起點上駕馭經濟和城市的發展。無論是大項目推進還是城市建設,都需要更高水平的工作來保障。靈山灣海濱公園的開發建設,雖然主體功能是公園,但膠南的目的卻是要借助它搞一些好的設施,培植和發展現代服務業。膠南市黨政一班人意識到,當前有些問題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解決,關鍵在體制。因此,膠南市將在一手抓項目落實的同時,一手抓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通過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改革的辦法,集中人才、政策等各方面資源,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張大勇介紹,青島市瞄準的目標是學趕蘇州,膠南的學趕對象是張家港。從2004年的經濟指標看:張家港GDP是膠南的2.5倍,地方財政收入是膠南的5.5倍,進出口額是膠南的7.7倍,注冊外資絕對數是膠南的1.5倍。巨大的差距之下是巨大的發展動力。學趕張家港,并不是單純的經濟指標的追趕,而應當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提升和作風的轉變。
為此,膠南市把實現新跨越的關鍵鎖定在干部作風的轉變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上。該市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轉變工作作風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保障。目前,膠南在全市開展了“把第一時間交給群眾”的主題實踐活動,并結合以講促學、農民教育、四權決策機制等基層工作措施,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切實轉變作風,切實把“第一時間”交給群眾,鋪下身子,少一點悠閑,多一點敬業;少一點扯皮,多一點效率;少一點個人盤算,多一點大局觀念。心里始終裝著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裝著群眾,鍛造出一支堅強的干部隊伍。(本報記者韓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