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光喜康復前的照片 |    患上“墩布手”怪病的唐光喜手腳上的“瘊子”生出許多角質“枝條”,竟將手腳完全覆蓋,就像套上了4團大墩布。7月9日,唐光喜告訴記者,經過中日
友好醫院醫生的精心治療,他終于擺脫了手腳上惱人的“墩布”,將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    來自四川西昌的唐光喜從十幾歲起就開始長“瘊子”,自1991年起,由于手腳上的“瘊子”越長越多,他開始四處求醫,但吃藥、打針、泡藥水等手段均不見效,“瘊子”非但不見減少,還長出了長約10厘米的角質“枝條”。十幾年來,唐光喜的雙腳都不能穿鞋,雙手也握不住東西,他平時只能呆在家里,連穿衣服都得妻子幫忙。    今年年初,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汪晨在入川支援時發現了“墩布手”患者唐光喜。今年4月,唐光喜得到了免費的抗病毒治療,并在6月8日來到北京接受角質切割手術和疣體放射治療。現在,唐光喜的手腳已基本恢復正常的五指形狀,但因為多年不活動,他的手腳還需要進行一些關節屈伸訓練和整形修復。    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汪晨說,“瘊子”學名叫尋常疣,是一種因感染人乳頭瘤病毒而在皮膚上生出的扁平硬物,一般如米;螯S豆大小。但像唐光喜這樣,疣體交錯生長20余年,又滋生出多條角質“枝條”的,目前醫學界還沒有發現有相似的資料記載。對于“墩布手”的成因,汪晨認為是因感染了人乳頭瘤病毒的一種變異體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