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啟動年,省海洋與水產廳初步統計數據表明,截至6月30日,全省已投放各類健康達標苗種4.28億尾。
今年是我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啟動年,漁業資源增殖是整個行動計劃先期重點實施項目之一,根據今年的增殖資金規模、現有
增殖技術支撐能力、增殖科學布局等因素,我省確定了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梭子蟹、海蜇、牙鲆、金烏賊等六個生產性增殖品種(不包括底播品種)。苗種投放入海自5月底陸續展開,省市驗收、監督工作人員不怕風吹日曬,恪盡職守,嚴格驗收,嚴肅監督,保證了苗種投放工作順利進行。初步統計,截至6月30日,全省已投放各類健康達標苗種4.28億尾,其中,中國對蝦1.7億多尾;日本對蝦1.46億尾;海蜇7084萬只;梭子蟹4090萬只;牙鲆2萬尾;投放烏賊附著器5.26萬個;投放烏賊籠1.8萬個,分別完成全省年度計劃的85%、89%、109%、102%、2%、96%和90%。
省海洋與水產廳有關人士說,今年無論是增殖資金投入還是增殖計劃數量,都是我省199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年,而且資源增殖首次實行了項目化管理。除中國對蝦外,其他品種首次由市漁業主管局組織實施,由市縣財政配套增殖資金,并對放流苗種實行檢驗檢疫制度。截至目前,各地共報檢放流苗種55批次,其中中國對蝦13批次,日本對蝦11批次,海蜇5批次,梭子蟹20批次,牙鲆5批次。(記者吳修安
通訊員馬學信 張作亮)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