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韓國,伴隨著全球產業轉移的浪潮,成為目前東亞地區對外投資最為活躍的國家,而中國則是前者投資東亞的首選之地。在今天召開的2005·東亞投資論壇上,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第一副會長高垣佑先生和韓國駐青島總領事辛亨根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別坦言:日本對華投資,山東是第四之選;而韓資放眼中國,目光首
望山東。特別是以青煙威為主的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更是吸引了在山東韓資的70%。
高垣佑先生在談到日本對華投資時說,日本來華投資目前最為集中的三地依次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以及大連為中心的遼東半島地區。山東居第四位。
現在日本對外投資的第三次浪潮已經開始。根據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最新數據,2004年,日本對華投資較上一年度增加40%,為4900億日元,創下近9年來的新高,這接近對美投資規模的5000億日元。同時,長、珠三角的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日漸擁擠,所以暫時屈居第四的山東非常有機會超越前者。這是因為,山東不但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和海港優勢,還有豐富的能源。
辛亨根先生則告訴記者,現在韓資投資中國,首選之地是山東。截至目前,韓國在山東投資占在中國投資總量的51%,企業更是達到13000多家。
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郭偉時向記者介紹了日、韓在我省投資的變化趨勢。他說,韓國、日本分別是山東的第一大和第五大投資來源國。現在,韓國投資山東的勢頭仍然強勁。今年1—5月份,韓國合同外資增長97%。而且,韓國投資大項目明顯增多,目前排名前20位的大企業,15家在山東有投資。近期有意在山東投資的韓資項目均在10億美元以上。相比之下,日本在山東的投資則以中小企業居多,但日資在制造業投資的比重在總投資中呈上升趨勢,比如從2003年的86.2%上升至2004年的91%。
怎樣才能更好地承接日、韓產業轉移?高垣佑和辛亨根一致認為,從整個東亞來看,中國在法律體系、會計制度穩定性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不如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等地區,降低了資本的投資熱情,應加緊完善這些方面。從中國內部來看,一地擁有良好的勞動力素質、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將是資本最先考量的因素。高垣佑特別指出,目前山東的機場建設還有待完善,半島制造業基地城市之間的交通網也應更為便捷。當記者告之我省正建設膠東半島輕軌工程時,他給予了高度贊許,并表示一定將這一消息在日本企業中廣為傳布。記者 王爽 彭輝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