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昨天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論壇上作主題演講。 |
   在昨天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論壇上,張瑞敏做了“海爾以三個‘轉化’創世界級
自主品牌”主題演講創造優勢,只有靠創新和速度    晚報訊昨天,國際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論壇(CEF)在麗晶大酒店舉行。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做了“海爾以三個‘轉化’創世界級自主品牌”主題演講,他以清晰的思路提醒中國企業,要真正在海外創出一個名牌,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把我們先天的劣勢有效地轉化為優勢。
   張瑞敏說,海爾的經驗就是三個“轉化”。
   一是要把進入國際市場的后到劣勢轉化為后發優勢。他說在國際市場上我們是一個后到者,是一個新手。他說,在惠爾普、麗都、松下、GE等國際大公司面前,要把后到的劣勢轉化為后發的優勢,海爾既不可能以時間換空間,也不能用金錢換空間,唯一的途徑就是創新和速度。
   他說,創新就是要在技術上面爭取一種領先的地位。目前,海爾是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一個企業,海爾現在有“防電墻”和“雙動力洗衣機”列入了國際標準提案。海爾網絡家電標準剛剛被國家批準為行業標準。海爾的數字電視解碼芯片到目前為止已經銷售超過一千萬片。速度就是要在單位時間里完成更多的工作。在日本,海爾能夠用三十天的時間,做出日本廠商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半導體冰箱報價,從而搶下訂單。沒有速度不可能搶到這塊大蛋糕。
   第二要把靠引進技術起家的劣勢轉化為自主創新的優勢。海爾的思路是第一臺引進,第二臺國產,第三臺出口,第四臺在當地生產。這個思路到目前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方說在歐洲市場上,海爾的變頻節能冰箱,創新應用了變頻技術和宇航保溫技術,節能效果達到A++級,受到市場歡迎。在巴基斯坦,海爾根據當地經常停電的情況,開發的冰箱保證停電之后四天半不會化凍,特殊的設計壓倒了很多的外國品牌。
   第三要把國內市場的優勢轉化為國際市場上自主創新的品牌。中國企業都想走出去。海爾提出一個“三步曲”,叫做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所謂走出去就是進入國際主流市場;走進去要進到國際市場的主流渠道,并且能夠銷售主流產品;走上去就是成為當地的主流品牌。在這三步當中,海爾現在可能走了一步半。現在美國的十大連鎖,海爾差不多都進去了,但是銷售主流產品現在還有很大的差距。張瑞敏說,海爾采取的措施是必須在歐洲、美國、日本這三個市場建立起競爭優勢。他表示,如果在這三個市場能夠站住腳的話,在國際上就沒有什么問題。
   在張瑞敏看來,盡管中國企業在海外創名牌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但是海爾的目標已經確定,就是一定要創一個世界名牌。(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