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灣大橋效果圖 雙塔斜拉橋 李村河互通立交橋 跨海大橋區位圖 ????玉帶神弓飛架碧波數字大橋長度全國第二 ????建筑風格舉世無雙 ????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是國家高速公路路網規劃中的“青島至蘭州高速(M36)”青島段的起點,也是我市道路交通規劃網絡布局中,膠州灣東西岸跨海通道中的“一路、一橋、一隧”重要組成部分。海灣大橋的建設,將實現半島城市群區域內各中心城 ????大橋東起308國道,跨越膠州灣海域,西至黃島紅石崖,路線全長新建里程35.4公里,其中海上段長度26.75公里,青島側陸上段橋梁5.85公里,紅石崖側陸上段橋梁及道路共0.9公里,紅島連接線長1.9公里,總投資99.38億元,大橋按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行駛時速為80公里。環膠州灣高速公路長約70公里,而大橋將青、紅、黃三島便捷地聯系在一起,使青島至黃島陸路距離縮短近30公里,車程縮短約22-25分鐘。 ????作為全國第二長的跨海大橋、我市有史以來耗資最龐大的建設項目,青島海灣大橋在設計、施工、使用高科技手段等方面均有大量的獨到之處,除了橋身更加穩固、安全外,由于有了三段外型各異的通航孔橋和兩座宏偉的海上互通立交橋,整個大橋的建筑風格舉世無雙。 ????三顆瑰寶鑲嵌碧波 ????海灣大橋建成后,在滄口、紅島和大沽河的三個通航孔上,各建有一座漂亮的主橋。 ????“這三座主橋氣勢宏偉、設計獨特,凝結著我們設計人員的多半心血,是整個海灣大橋項目中的三塊‘瑰寶’,也是大橋上最值得觀賞的美景。”海灣大橋技術總管——項目建設辦總工程師曲立清對記者說。 ????這三座結構不同的主橋分別是一座雙塔稀索斜拉橋、一座單塔稀索斜拉橋和一座自錨式主塔懸索橋,三座主橋外觀不同,其獨特構造也是全國罕見。比如說,許多地方建設斜拉索式大橋時,多將繩索固定在巖石或固定物上,但由于海灣大橋的海底地質十分復雜,海底巖石不夠堅固,因此大橋的索就固定在橋身上,這是海灣大橋最有特色的地方。主橋最高點為高達165米的塔頂,足有55層居民樓高,遠遠看去十分壯觀。 ????翩翩天神引弓射箭 ????“要說咱的海灣大橋與其他地方的跨海橋比起來有什么特點的話,那么,‘一個半海上互通立交橋’應該是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海灣大橋項目建設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青島海灣大橋除了長達26.75公里的海上段外,還有兩座漂亮的海上互通立交橋,分別是紅島互通立交橋和李村河互通立交橋。 ????市民們也許會問:明明是兩座橋嘛,為什么非叫“一個半”呢?其實,兩座橋中,只有紅島互通立交橋才是真正完全位于海上,李村河互通立交橋則只有一半位于海上,另一半架設在陸上的高速公路。 ????從效果圖看來,這兩座大橋設計得格外漂亮宏偉,尤其是紅島互通立交橋,從紅島東大洋架出一座長約1.9公里的引橋,達到海中時與海灣大橋主橋身相接,其外型宛如射手座的天神彎弓射箭,氣勢磅礴,卓爾不凡。人們行車經過大橋時,一路漂亮獨特的設計和巧奪天工的建設風格將使人目不暇接。 ????醞釀到開工歷時十二載 ????據悉,從有設想開始到如今正式開工,大橋已經走過了12年的“艱難歷程”。 ????1993年,市政府首次組織海上通道方案專家論證會,形成“南隧北橋、先橋后隧”的結論; ????2003年9月30日,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聽取了市交通委關于青黃高架路有關情況的匯報并同意按規劃路線方案啟動國家重點公路青島-紅其拉甫線青黃高架路-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項目; ????2004年2月27日至29日,省發改委在青主持召開了“國家重點公路青島-紅其拉甫線青黃高架路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會后,我市將相關情況上報省發改委; ????2004年10月26日,根據國家要求,我市正式將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申請核準; ????2005年3月3日,青島海灣大橋(北橋位)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3月7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投資[2005]327號批文核準。(撰稿 張貝 田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