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美國《華盛頓時報》近日引述美國反情報官員透露,為了縮短尖端武器研發進程,中國正利用大批游客、留學生、商務人士和科學家,加速搜集美國軍情機密。 報道煞有介事地稱,中國利用各種方法搜集美國情報,包括以美國政府機構和國防工業承包商為目標的傳統情報
活動,以及利用數十萬游客、留學生和其他非職業特務搜集重要資訊。 誣蔑我軍力依賴間諜 有關中國軍力發展依賴于間諜、情報的不實之詞,源自兩種相當不健康的心理。一是“駝鳥”心理。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所以當一些證據表明中國軍力發展后,就把頭埋在沙堆里,想當然地認為是“偷”了他們的東西。二是“州官”心態。情報工作作為最古老的職業之一,隨著人類社會架構的完善而出現,這是發展自己和防衛強敵所必需,但是一些國家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自己可以大肆用衛星、偵察飛機、情報人員探取別國信息,卻不容別人為維護自己利益反其道而行之,甚至編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加以反誣。 噪音源自“中國威脅論” “中國間諜”傳言,近年來突然增多,而今年以來格外多。這里面包含不少信息元素值得我們分析。首先傳言總是隨“中國威脅論”的出現而出現。一些人不斷地拿“中國間諜”說事,以期在普通民眾中營造一個不利于中國的形象。事實表明,截至目前這一著并沒有奏效,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民意調查中,近年來中國的形象正在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