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近日從四方區衛生局獲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正在積極承擔起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為重點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服務任務,“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日益得到全面落實。 為社區居民提供“六位一體”服務,是社區衛
生服務機構的基本職能。但是,由于投入不足、相關配套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只重醫療、忽視其它服務功能已成為當前各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通病,嚴重制約著社區衛生的健康發展。 為解決這一問題,近幾年,四方區下大力氣逐步健全了“政府領導、街道負責、社區居委會參與、衛生行業管理、各部門齊抓共管”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為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搭建起良好的平臺。同時,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四方區在全市率先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標準撥付社區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再加上用于社區康復、精神衛生等方面的專項經費,目前,四方區每年的社區衛生服務投入已超過60萬元。在此基礎上,社區婦幼保健、社區計生服務、社區康復、健康教育等得以穩步推進。 到目前,四方區已有7個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社區婦幼保健工作的試點,已為5600名散居兒童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開展了婦幼保健工作。他們還與計劃生育部門密切配合,在全區逐步推行并完善了“醫育結合”模式。即依托區婦幼保健所建立區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依托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街道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或咨詢指導站,現已為2.1萬名育齡婦女和流動人口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定期進行孕、環情監測,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前不久,四方區衛生局又與區殘聯聯手,決定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區域為全區6000余名殘疾人建立健康檔案、制定康復計劃。今后,殘疾人不出社區即可得到康復治療和訓練。 四方區衛生局負責人稱,按照已經確立的“衛生工作社區化”方針,將進一步將人、財、物向社區傾斜,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載體,全面落實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的職能,從而使網絡建立在社區、成效體現在社區,真正為群眾提供所需要的醫療衛生服務。(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