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市內四區1.5萬名小學生參加了語文、數學、英語小學畢業考試。雖然今年的小學畢業考試與往年一樣為各區自主命題,但是縱觀各區的命題,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緊扣時代脈搏、強調中小銜接、體現人文精神。 緊扣時代脈搏
《新課程標準》
倡導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知識。今年小學畢業考試的許多考題富有時代氣息,創城、和諧出現頻率增多,從總體上體現了新課標的這一要求。 市南區的語文考試圍繞創城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丁丁通過調查,發現一路口在15分鐘內有62人出現了不文明行為,要求學生寫出自己想對行人說的話。試題非常具有開放性,既考查了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又能引導孩子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從小樹立社會責任感。四方區今年的作文考題要求學生選擇“創城”過程中發生在身邊的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一件事或一次活動來寫。這個題目與生活結合緊密,城市環境、衛生、交通、人與人之間、鄰里之間的關系等等都是可選擇的好素材,發揮的空間自然不小。
今年,市南區的課外閱讀題目給了學生兩篇短文,涉及到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問題。其中要求學生閱讀《黃果樹瀑布》后,以“保護瀑布”為主題用一句話寫一個宣傳牌,既考查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教育了孩子們從小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強調中小銜接
小學畢業考試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次考試,因此不少試題刻意注意中小銜接,讓學生提前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
中小銜接是四方區小學近年來著力研究的課題之一,四方區小學畢業試卷設計已讓學生們初步感受到了初中考試的特點。在作文考試中,四方區首次采用了大、小兩篇作文的形式,第一篇為文章縮寫,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第二篇為自命題作文。另外,語文試卷的容量比往年增加了三分之一還要多,所測查的知識點覆蓋率達到小學12冊語文教材知識點的99%。在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所給文章的信息量較往年有所加大,并且出現了英語作文考試,要求學生寫一篇簡短的小文章。這些題目的內容和要求雖都不高,但能將初中的學習方式與能力要求從形式上對學生提前進行滲透,以幫助學生減小坡度,順利適應即將到來的初中學習。
體現人文關懷
李滄區大膽進行命題改革,卷面更加生動、有趣,更加體現人文化、生活化。例如青島李村小學在語文命題中有這樣一道題目:9月份我校將迎來她的百年華誕,請你寫出4個四字詞語,表達出自己對這所百年老校的美好祝愿。青島永安路小學的一道命題則與青島的創城工作結合了起來:同學們,聯合國確立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動員全世界的每個人不分民族和國家都起來關心、保護和改變自己身邊的環境,作為“環保實驗學校”的一名學生,請你結合青島的創城工作,為環境日設計一句標語,來提醒人們保護環境。
李滄區還在小學生畢業考試中努力構建人文化考試評價模式。對于學業成績突出的學生,繼續設立免試制度,選做學業總結方面的研究性課題,并允許學生二次考試。此外,青島北山小學等十余所學校還在卷面上增添了“卷面心語”,發揮試卷的綜合教育功能,師生家長通過卷面心語交流畢業考試的感想和體會,鼓勵學生進步。 本報記者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