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除接納孩子的“黑網吧”、封殺噪音擾民的歌舞娛樂場所、嚴打盜版音像制品……近年來,我市文化部門對全市包括娛樂、演出、網吧、音像、藝術品、電影等六大門類近4000家文化娛樂經營單位進行了有效管理,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文化市場的繁榮和發展,為推進“誠信青島”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營造了
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 伴隨著我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文化娛樂場所的數量也迅速增加,收售非法盜版音像制品、網吧接納未成年人、歌舞娛樂場所噪音擾民、文化經營場所無證經營等問題應運而生。近兩年來,市文化行政部門堅持依法行政,嚴厲打擊危害市民利益的文化市場違法行為。一是深入開展網吧專項整治,重點打擊接納未成年人。去年以來,市文化部門共查處違法經營網吧800余家,停業整頓近200家,壓減不符合要求的網吧380余家,實現了全市網吧秩序的好轉。二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兩級網絡文化監管平臺的建設,對全市1000多家網吧實行遠程監控,實現了傳統稽查手段與高科技監管措施的有機結合,全面提高了文化市場技術監管水平。三是從今年4月份起,不再受理居民住宅樓內設立歌舞娛樂場所的申請,避免新設立歌舞娛樂場所的噪音擾民問題,維護了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四是以規范音像連鎖門店為重點,嚴厲打擊經營盜版音像制品的違法行為,近兩年來,共查繳非法音像制品80余萬張,取締非法經營門店178家,今年2月份對查繳的盜版音像制品37萬余張進行了集中銷毀,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五是深入開展無證照歌舞娛樂場所及網吧專項整治,維護文化市場正常秩序。今年3月份以來,全市共取締無證文化經營場所500余家,其中切斷黑網吧互聯網介入260余家,從根本上解決了黑網吧違法接納未成年人等問題。 據介紹,市文化局在全國率先推出以“追求公開、公平、公正,實現信諾、信用、信譽”為基本內涵的“公信文化”工作品牌,并逐步建立并完善一系列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公信文化”服務窗口,實施“陽光許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擴大政務公開,強化行政許可前監督,實施“陽光審批”,充分保證市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三是制定《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人員自律規定》,進一步規范全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人員行政行為;四是對文化市場執法情況實行問卷調查制度,近兩年,以無記名方式向行政相對人激發調查問卷1200余份,通過對反饋情況進行統計,文化經營企業對行政執法滿意率達90%;五是推行行業自律,增強文化市場的公信力。 目前,我市已在文化經營單位推行誠信經營、文明經營機制,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市文化部門和文化經營單位間簽署了“文化市場管理誠信目標責任書”和“守法、誠信經營責任書”,對守法、誠信、群眾口碑較好的文化經營單位,以頒發“文化經營示范店”匾牌等方式進行激勵,推動全市文化經營行業健康發展,為創建“誠信青島”營造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本報記者董娜通訊員韓兆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