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平均畝產398公斤,比去年減少3.4%;總產153.21萬噸,增長17.7% 本報訊截至昨日,我市384.61萬畝小麥收割工作全部結束。 預計今年全市夏糧單產減,總產增。平均畝產398公斤,比去年減少3.4%;而總產153.21萬噸,比去年增長17.7%。造成
單產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今春小麥凍害嚴重,部分群體不足,畝穗數降低。 市農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夏收工作有五個特點:一是收獲面積大,收獲期集中。今年小麥收獲面積達384.61萬畝,較去年增加68.69萬畝,且收獲期相對集中。二是機械作業率高。全市共上陣農用機械193800臺,機械收獲近377.7萬畝,占總收面積的98.2%。三是選種留種成效顯著。各地普遍重視選種留種工作,對重點良種繁育田多次組織去雜,并經種子部門驗收后才予確定,并在收獲期間單收、單脫、單曬,保證了種子純度。據統計,全市各級種子部門共選留了8萬多畝種子,為秋種打好了基礎。四是小麥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小麥品種布局合理,“濟麥20”、“煙農19”等主栽品種占總播面積的95%以上;優質化程度也高,優質專用小麥播種面積占總播面積的55%以上。五是合同銷售實現新突破。今年,各市結合100萬畝高產優質高效糧食示范區的建設,普遍重視對優質專用小麥實行合同銷售的探索,全市共有53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實現了訂單銷售;另有近5萬畝優質小麥良種田也被全省各地的種子經營單位以訂單的形式“搶”走。(本報記者梁學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