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答得好
市民信心足 火車站南路路燈快“睜眼”
截至目前,有500位市民反映問題,本報8119000直通“一把手”繼續開通
本報8119000直通“一把手”自開通之日起,已接到近五百
位市民的電話,他們對本報此次活動寄予厚望,幫助他們解決難心事。在本報努力下,
蘭州市市政管理處開始著手解決火車站南路路燈問題。
“一把手”答市民問
問題一
火車站南路路燈成擺設
市民夏女士反映:一到天黑,火車站南路就漆黑一片,雖有路燈設施但燈從沒亮過。 記者踏訪:昨晚8時左右,記者來到火車站南路,該路段較為偏僻,沿途商鋪很少,馬路邊的幾盞路燈沒亮。
蘭州市市政管理處副處長楊作懷:馬上讓路燈維修所落實,安排工作人員維修。
問題二
插隊時間未計入工齡
市民孫女士反映:亞歐在買斷職工工齡時,未將她在1975年~1977年兩年下鄉插隊的時間計算在內。
記者調查:記者隨后就孫女士的情況向亞歐辦公室求證,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稱不清楚此事。
蘭州市勞動保障局李繼彬局長:孫女士可以先向亞歐有關部門進行詢問,看是否將其下鄉插隊的情況上報給勞動保障局。
問題三
電費多收5分錢
市民肖先生反映:蘭州海鴻大廈的電費比物價局規定的電費多5分錢,每度電是0.52元。
記者調查:海鴻大廈的數位居民稱,電費一直比其他居民區高5分錢。
蘭州市物價局徐希望局長:該大廈物業多收5分錢是合適的。按規定每度電0.47元,但該大廈有二次供電設施,要負責維護管理及計算電損,按省物價局的規定,可加收5分錢。
問題四 夜半殺豬
吵人又嚇人
市民陳先生反映:均家灘附近有一個屠宰廠,每晚12時開始殺豬,豬叫聲持續到凌晨6時,讓人無法入睡。
蘭州市定點屠宰辦馬主任:該屠宰點有合法手續。陳先生反映的情況確實存在,目前該屠宰辦正在進行設施改善,建立消音棚,不久就會投入使用。
“一把手”專訪
市安監局局長:這“橋”一舉三得
昨日,就“一把手”上電視節目一事,記者采訪了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萬可仁。
萬局長告訴記者:“雖然我們局不在第一批‘一把手’上電視之列,但是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為安全問題是關乎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我們的職責就是搞好安全生產,同時接受媒體及大眾的監督!
萬局長告訴記者:“這個欄目架起了一座官民聯系橋,使政府更加貼近群眾,政府部門將借助媒體搭建的平臺,一方面推進民主決策、推進政府透明化辦公,另一方面提高政府部門‘一把手’及公務員的政策水平,同時為廣大市民解疑釋惑,可以說這個節目是一舉三得的重大舉措!
萬局長說:“我們安全部門很多時候是在媒體的監督下工作,所以媒體的監督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為細致全面! 市民關心的問題
數百市民向“一把手”發
截至目前,近500位市民或反映自己生活上的難處,或為蘭州的發展建言獻策,而本報繼續將市民反映的問題向各“一把手”做反饋。
熱線實錄
1.張先生反映:他的房產證兩三年都一直不能辦下來,為什么?
2.劉女士反映:醫保指定醫院沒有患者用的藥,醫保給的錢又用不完,可否在外購藥時也可以在醫保上報銷?
3.陳先生反映:西站1路車站終點站南邊施工噪聲很大,經常夜間施工,希望有關部門管管。
4.岳先生反映:他所居住的地方是二次供水,但水常無緣無故被停掉。
5.丁先生反映:私人房屋遺留的問題該怎么解決?
6.白女士反映:白銀路蘭車小區,每天晚上有人打臺球,一直吵到凌晨兩三點。
7.郭女士反映:非婚生子(私生子)在女方失蹤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報上戶口?
8.毛先生反映:所給房產證與實際面積相差15平方米,怎樣解決?
9.李女士反映:1999年大眾巷34號樓的600多戶居民每戶交了1947元煤氣安裝費,可至今沒有安裝管道。
10.袁先生反映:火車站南側衛生不好,蘭山公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希望有關部門管管。
11.雷先生反映:乘坐76路公交車,從小西湖到西固公園十字票價有時為1.5元,有時是2元,到底是多少?
12.方先生反映:西固福利東路坑洼不平,希望盡快解決。
13.張先生反映:馬路兩邊亂建違章建筑行為何時休?
書記很實在
咱蹺大拇指
記者對100戶居民進行調查,九成居民都在收看“‘一把手’上電視”
8119000直通一把手
昨晚8:30,備受蘭州市民矚目的《服務創業——“一把手”上電視》在蘭州電視臺綜藝體育頻道正式播出。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寶生作為首位嘉賓,亮相該節目的“市委書記——親情面對面”環節。
記者對100戶居民做調查時發現,有九成居民都在收看該節目。對陳寶生書記的表現,許多居民都蹺起了大拇指。
本報訊(記者
丁煒娜)
昨晚8:30,《服務創業——“一把手”上電視》在蘭州電視臺綜藝體育頻道正式播出。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寶生亮相“市委書記——親情面對面”。陳寶生要求:蘭州市的各位“一把手”要成為各個陣地的前線指揮官。據悉,今晚8:30,該頻道繼續播出“市委書記——親情面對面”的下集。
“第一口螃蟹我來吃”
主持人:5月15日,陳寶生書記提出了“一把手”上電視的設想,我們今天第一個邀請的“一把手”就是我們的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寶生。
陳寶生:如何讓我們各部門的“一把手”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如何搭建起這樣一個橋梁?后來我就想利用現代傳媒的力量,將各位“一把手”的辦公室搬到電視上。第一口螃蟹我來吃。
主持人:我們做了一個民意調查,蘭州市有90%的人對這個節目非常擁護,這說明了什么?
陳寶生:說明蘭州市民對這個節目的期望值很高,市民都希望自己關心的問題能夠在這里得到解決。
能提高“一把手”的能力
主持人:“一把手”上電視這個節目是個創新,也是個考驗,您不擔心嗎?
陳寶生:我絲毫不擔心。我來蘭州工作了195天,我知道我們的一把手素質都很高,而且都充滿了為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我對他們充滿了信心。正因為這樣,這個節目才有希望,干部才能得到鍛煉,才能提高能力。
主持人:“一把手”在節目中的表現是否能夠作為考核干部的標準?
陳寶生:“一把手”上電視對選拔任用干部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系,把業績形象匯報給人民群眾,把素質形象展現給人民群眾,這樣干部成長和干事創業的動力將會更足。
“我們在向群眾匯報”
主持人:您說過,老百姓需要的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需要一個萬能的政府。這句話怎么理解?
陳寶生:沒有人把政府當作救世主。實際上我們僅僅需要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需要萬能的政府。好多事情需要老百姓自己治理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我們需要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為老百姓提供方便。
主持人:您還說過,我們需要老百姓知道我們能干什么,也需要老百姓知道我們不能干什么。
陳寶生:我們的干部干得怎么樣,得讓人民群眾評價!耙话咽帧鄙想娨暿堑窖莶d來給老百姓匯報,讓群眾知道我們在干什么,也讓“一把手”知道百姓需要我們干什么。同時,也讓百姓知道政府不能干什么,意思是法律法規不允許我們干的;讓人民群眾知道有些事政府不能解決,需要群眾和社會來解決。
各界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這個節目開設的背景和系統要求是什么?
陳寶生:首先,今年蘭州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創業實干打硬仗”的主導思想,要把蘭州建設成創業型城市,要求我們的干部鍛煉成創業型干部,使他們成為創業實干打硬仗的敢死隊;其次,要建立長效機制,不僅現在的32位“一把手”要上電視,以后供水供電等都要上;最后,進入新世紀,政府和政府之間形成了競爭,國內各個地方也形成競爭的勢頭,競爭的主體就是我們黨委政府。
天慶集團總裁韓慶:領導干部怎樣做到言行一致,怎樣把措施落到實處?
陳寶生:一把手說話算數,能夠進行決策;著重解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難點;能夠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要規定時限解決;學會說不,但是不能說不知道。建立監督機制,利用社會來給部門打分,包括給“一把手”打分。
蘭州媒體:如何保證欄目的長效機制?
陳寶生:調動積極性要靠各種力量培育。首先要靠各級領導班子集體的力量;其次,既要提供監督又要支持;最后還要依靠社會、媒體力量監督。干部能解決而解決不了群眾問題的,一次可以原諒,二次就要警告,三次四次就對不起了!要讓群眾的臉上充滿笑容,群眾臉上沒有笑容不是“三個代表”。
書記讓我們有信心
九成市民收看“一把手”上電視
昨晚,蘭州電視臺綜藝體育頻道播出“一把手”上電視節目,記者在對100戶居民做調查時發現,有九成居民都在收看該節目。對昨晚陳寶生書記的表現,許多居民都蹺起了大拇指,稱贊陳寶生是“平民化”的書記,稱書記有關蘭州市政府職能及城市建設等問題的回答,給了市民很大信心。
居民關注“一把手”
昨晚8時,早早守候在電視機前的劉先生一家人將頻道鎖定在蘭州綜藝體育頻道。劉先生告訴記者:“我們要看看書記如何回答老百姓的提問,問題是不是我們老百姓關心的,能不能讓我們滿意!北緢髮100戶居民進行了上門調查和電話調查,有93戶居民都在收看該節目。
幽默回答贏得掌聲
一位陳先生告訴記者:“當我們看到書記堅定地說‘不能現場解決的要規定時限解決,學會說不,但是不能說不知道’時,我們心里真的很高興,這讓我們對政府充滿信心。”書記時而風趣幽默、時而嚴肅認真的回答讓收看節目的市民們不斷地發出笑聲和叫好聲。
外來人員也來關注
昨晚9時18分,陳寶生書記做客“一把手”節目播出結束,陳寶生書記的表現讓眾多市民很滿意,有部分市民認為,城市建設、農民工權益保障還需要陳寶生書記多多關注。
記者在南關十字附近的一家小餐館看到,幾個進城務工人員正擠在一個小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陳寶生書記講話。來自隴南的小王告訴記者,陳寶生書記讓他感覺很親切,他希望陳寶生書記能多關注一下農民工權益問題。
原來陳書記也逛街
記者在部分市民家中采訪時看到,陳書記所回答的每一個問題,不但引起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也引起了電視機前市民們的陣陣掌聲。
陳書記表示自己沒事情的時候也會逛逛街時,市民王先生和老伴樂了:“原來陳書記也步行逛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