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嶗山6月20日訊(記者武俊通訊員林國華)為打造生態嶗山,豐富景區生物多樣性,嶗山風景區開展了松鼠、獼猴等野生動物異地引進保護試驗和灰喜鵲、八哥人工馴化,在豐富完善景區生態的同時,也給游客的“嶗山游”增添了情趣,從而激活了嶗山的整個生態系統。
為了讓嶗山的整個生態系統趨于合理,更加完善
,豐富景區生物多樣性,2000年和2001年,嶗山曾先后兩批共引進過1000只松鼠,分別放養在北九水和華樓景區。2004年6月又引進了2100只松鼠,在太清索道站放生。風景區人員跟蹤觀察發現,這些小松鼠已逐漸適應了嶗山的環境。嶗山風景區資源管理處調研員曲寶光告訴記者,小松鼠是低級動物,位于生物鏈的下層,作為被捕食對象它的大量繁殖也推動了其他物種繁殖。
為了保護動物,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景區管委就出臺了《青島市嶗山風景區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十五條規定:保護景區內禽鳥和其他動物的棲息環境。嚴禁在風景游覽區內狩獵。另外,還提示游客不能隨意給景區的動物喂食,并且為錦雞、八哥發放“綠卡”,即先圈養一段時間,等動物適應后再放進山林。
為給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嶗山完成了首期600畝造林任務,另與當地村莊合作完成了1000余畝荒山造林綠化任務,豐富了景區森林生態景觀,使得嶗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8%,景區大氣和水的質量始終保持在國家一類標準。而據有關部門測定,青島市的良好氣候條件,有5%是受到嶗山良好生態環境的影響。
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引進的動物均已在嶗山繁育成功,其第二代也已逐步適應了嶗山生態環境,而景區原有的稀有物種也得以有序繁殖,既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又為游客增添了生態游情趣,激活了嶗山的整個生態系統,生動地體現了景區管委“生態嶗山、文化嶗山、文明嶗山”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