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非人民點燃蠟燭祝福艾滋病患者。 |
   改革開放以來,在向國外學習時,中國人已習慣于將目光聚焦西方發達國家,常以歐美為“參照”,而對地球的另一片大陸——非洲,則
難以去除“貧窮、落后、素質低下”的印象。其實,非洲兄弟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當我在非洲工作8年回國后,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一件件小事,都讓我不由得觸景生情,將思緒一次次拉回到非洲。    從南非回到祖國,第一站抵達昆明。春城變得更美麗了,道路也更寬闊了。但遺憾的是,人們對自覺遵守交通秩序似乎并不習慣。在街頭,前方十字路口因一輛車強行通過造成堵塞,于是乎,四面八方的車流不是相讓而是見縫插針朝前涌。在南非,駕車人之間相互禮讓,極少出現堵塞不通現象;車輛禮讓行人是不成文的規矩,被普遍執行,除非情況緊急,否則不會按喇叭。駕車的云南友人聽了我的述說,驚訝道:“沒想到非洲人的素質比我們還高!”
   石林聞名遐邇,在其標志性景觀的不遠處,當我尋找廁所行至岔路口時,一股刺鼻的氣味指示了方向。平心而論,國內的廁所建設近年來變化不小,許多地方在硬件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然而,不如意處仍然很多。在經濟并不發達的非洲國家,即使是偏遠的旅游景點,廁所衛生也優于我們。與之相比,我們在這方面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昆明機場的候機廳內,乘客的高聲交談此起彼伏,而在非洲,候機室里乘客大都埋頭讀書看報,一片安靜。快要登機了,乘客們仍穩如泰山,可當檢票門打開時,人潮迅速沖將過去,站在隊首的我只好習慣地向后避讓。這種現象我在非洲很少見到,自覺排隊在那里已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人們不僅在銀行、郵局和商店內自覺排隊,就是在大街上等候公共汽車也自覺排成一列。每當看到人們擺起一字長龍等候公交車時,我內心都要發出感慨: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這樣該多好!
   數日后在北京,當我乘公交車路過望京花家地十字路口時,一輛摩托車在拐彎處的人行道上撞倒一名行人。此時,恰遇一輛巡警車過來,人們為之大松一口氣。未料,車上的三名巡警竟無一人下車,而是坐在車內辦公,漫不經心地了解事故情況。公交車內的乘客們對警察的態度大為不滿,我的思緒則飛越萬水千山,腦海中浮現出南非警察快速奔赴現場、果斷處理事故的情景。南非處理交通事故時,一般情況下,一輛警車里僅有兩名警察,他們聞訊火速趕到現場后,分頭了解事故原因,記錄有關情況,接著就疏導車輛,恢復正常交通秩序。現場辦案最多十幾分鐘就結束。這種有條不紊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的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以為回到祖國,會淡忘在萬里之遙的非洲的所見所聞,未料幾日內看到的一切,使我又一次次想起非洲。非洲兄弟把中國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感到由衷高興,“向中國龍學習”已成為非洲有識之士的共識。他們這種善于發現友人之長處、學習他人之優長的品質給我們以啟迪。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微笑與善意,需要更多的寬容和理解,非洲人樂觀開朗的性格和自覺遵守秩序的習慣值得我們學習。當然,強調別人的優點并無自我貶損之意,只是想提醒同胞:非洲需要刮目相看。摘自《人民日報》
   
   李新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