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簡直無法相信,女兒的身上竟然‘長’著她的孿生‘妹妹’!”年輕的母親用手絹擦拭著眼角的淚水,緩緩地說。
她的女兒剛剛出生,卻在臀部“掛”著一個寄生胎。專家推測,寄生胎可能是女嬰的“畸形妹妹”。由于危及女嬰生命,醫生通過1100余次電刀切割,將女嬰與寄生胎成功分離。
寄生胎在新
生兒中的發生幾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而這個長在臀部里的寄生胎更是罕見。醫生至今無法破解這名女嬰“攜帶”寄生胎的病因。專家告誡廣大孕婦,應遠離電腦輻射、酗酒等不良環境和習慣,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
可憐女嬰
臀部里藏個寄生胎
6月7日,一名“肥胖”女嬰在沈陽市東陵區某醫院呱呱墜地。家屬們爭先上前看,卻發現女嬰臃腫的臀部長有一個巨大腫物。“這是什么東西啊?”家屬們瞪大雙眼,湊近觀察。“哎呀!”這一看可不要緊,把眾人嚇得倒吸一口涼氣。“這哪是什么腫瘤,分明是一個嬰兒!”透過表面薄膜,他們看見基本成型的胳膊、腿,甚至還有毛發、手指甲!
“這孩子的屁股上怎么又長了個孩子?”面對種種猜測,女嬰的父母陷入巨大痛苦之中。為避免觸碰腫物,女嬰只能俯臥或側臥在床。即使如此,腫物表面仍然出現流膿、破潰。女嬰在出生次日,被父母送至中國醫大二院。經檢查,醫生確診女嬰臀部腫物為“骶尾部寄生胎”。
這個已經具備骨骼、神經的寄生胎“倒掛”在女嬰的右臀部,并壓迫兩側坐骨神經、直腸、陰道與盆腔。醫生推測,如果寄生胎發育正常,很可能成為女嬰的聯體妹妹。但是,“畸形妹妹”已經嚴重威脅“姐姐”的生命,“必須立即將兩者分離”。
機智醫生
現場“選”手引導手術
“在新生兒中,寄生胎的發生幾率僅為百萬分之一!”6月9日上午11時30分,醫生決定通過剝離手術應對此次罕見情況,因為寄生胎與女嬰的臟器緊密相連,兩者僅以薄膜相隔,手術很可能造成女嬰的臟器損傷。
“針型電刀、電推子準備完畢!”“心電監護設施已經開啟!”手術進入倒計時,新生兒外科黃英主任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大家都過來,比比我們誰的手指細小?”原來,專家組決定將醫生的手指伸進女嬰體內,起到引導手術刀走向的作用。經過1分鐘的仔細比較,手指纖細的王練英教授擔此重任。她將食指小心翼翼地探入女嬰的肛門,并停留在她的直腸內直至手術結束。
“向左!”“向右!”手指像探測器一樣,精準地引導著針型電刀的下刀點。電刀剛剛靠近女嬰腸壁,王練英教授便及時出言制止,使臟器避免受到意外傷害。由于女嬰與“畸形妹妹”連接緊密,腸管、肌肉被擠壓得很薄。醫生使用電刀切割的同時,使用電推子將寄生胎剝離女嬰。10分鐘、20分鐘、30分鐘……130分鐘!經過1100余次電刀切割,醫生順利將寄生胎取出女嬰體外,這個寄生胎體積與女嬰頭顱大小相近。切除寄生胎以后,女嬰腹部出現一處“肉洞”,醫生使用生物膠進行填充后,將傷口重新進行縫合。“女嬰的內臟將自然下沉,并在吸收生物膠后迅速恢復。”
專家建議
定期體檢避免寄生胎
什么原因造成寄生胎的出現?醫生、產婦、家屬從不良環境、不潔飲食等多方面進行查找,試圖找到答案。女嬰的母親、26歲的小靜(化名)向記者透露:“在懷孕百余天的時候,我曾經不小心扭傷,隨后便吃了一些保胎藥。”專家隨后表示,這些并不能夠成為出現寄生胎的原因。盡管如此,黃主任表示電腦輻射、酗酒等均可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
新聞定義
寄生胎
寄生胎又稱寄生畸形,由于單卵孿生的兩個胎兒發育速度相差甚大,致使小者附屬在大者的某一部位,它們又稱為胎內胎。受精卵在發育的極早階段(囊胚期),內細胞群分裂為大小不等的兩團,大的一團得到充分的胎盤血液供應而繼續發育為正常胎兒,小的一團由于條件不利,在發育過程中被封藏另一胚胎的體內,發育受到限制而成寄生胎。
記者 康科峰